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双重标准 中国被指涉政治献金干预西方 /

双重标准 中国被指涉政治献金干预西方

中国大陆政府与澳大利亚的政治献金被舆论强行“捆绑”在了一起。

美国人正在为澳大利亚的国内政治担心,“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有遭受中国的干预影响”——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近日,澳大利亚的情报负责人证实两位著名华商有可能是中国政府代理人——其中一名捐赠者因为不同意某政党在南海争议上的立场,已经撤出了大笔捐款,这暗示着存在幕后操作,希望引导公众在一个敏感政策的讨论上朝着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发展。

美媒“借用”澳大利亚人的口吻称,“澳大利亚想知道: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应该如何监督一股共产主义势力。中国试图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做法,已经让很多国家感到不安。但澳大利亚面临的挑战尤为激烈。”

澳大利亚情报负责人的“证实”并非构成指控,没有太有力的证据能够证明,中国大陆政府利用华商直接参与到了澳大利亚国内政治献金,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政治观察人士指,舆论所担心的究竟是中国大陆政府是否参与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献金,还是担心由于中国大陆政府依然贴有“共产主义执政党”的标签而想把中国大陆政府摒弃在西方政治献金的游戏规则之外?这恐怕才是所以选举制国家的政治献金游戏规则在程序正义方面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克强曾于2017年3月访问澳大利亚观看澳式足球(图源:Reuters)

美国在替澳大利亚担心?

美国媒体称,“外国的捐款在澳大利亚不仅合法,而且在其松散、不透明的竞选财务系统中难以进行追踪”,因此,在逻辑上,有美媒会天然地认为,“由于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价值,它对北京是一个特别诱人的目标”——中国大陆政府一定会利用捐款的合法化路径去影响澳大利亚的政治。

持有上述逻辑观点媒体还认为,“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大部分地区,这种捐款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禁止的”,所以也会让美国替澳大利亚担心,“中国用金钱影响澳大利亚政治,而忽略了价值观的差异”。

分析称,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类似澳大利亚这种外国捐款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禁止的。这意味着在政治献金游戏规则制定方面,美、加及欧洲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历史教训,通过程序正义完成了所谓的“阻止担心的事情”的发生。不过,即便是在美国,政治献金的捐赠者也并非是影响选举结果和政治走向的人,这是常识性的政治游戏规则。

政治观察人士指,美国正在担心,由于中国大陆在诸多方面的强势表现而特朗普政府又抱着持续“紧缩”外交政策,导致澳大利亚有向北京投怀送抱之意,即便是中国大陆政府真的假借华商在澳大利亚参与政治献金,在不违法澳大利亚法律的情况下,也无需过多指摘。

李克强出访澳大利亚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图源:新华社)

政治献金的游戏规则

分析指,1971年美国出台了《联邦竞选法》(包括后续的修正案)及2002年的《两党竞选改革法》,被认为是“任何一个企业、财团或利益团体都无法通过政治献金来确保继位者受其操控,也不能绝对保证每一位掌权者都可以为其代言,以保持政治生态的稳定性是其第一要务。”不过,美国政界亦不乏变通之数,比如美国对台湾的军售。

众所周知,代表大财团利益的共和党一直得到许多美国军火商的支持,而事实上,军火商对共和党的支持在政治献金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从陈水扁政府到马英九政府,再到蔡英文政府,台美军售背后实际上就是政治献金的戏码——而这也符合美国既定的游戏规则,亦无可厚非。

中国大陆政治观察人士指,美国在替澳大利亚担心显然是没有“操心”到位。澳大利亚华商的行为没有不妥之处,中国大陆政府也没有公开跳出来左右澳大利亚政治走向,想让澳大利亚遵循美国的政治献金制度,美国完全可以建议澳方调整相关的程序“设计”,没有必要指摘中国大陆政府,而让自己有“双重标准”之嫌。

中国大陆在邓小平时代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时,外资企业也会“入乡随俗”地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好面子,讲究人情社会的潜规则,而雇佣许多中国高干子女“搞关系”,以达到经济目的,这种“适应法则”实际上与“国家意识形态”几乎没有任何关联。

有评论人士称,中国大陆政府即便有意通过企业形式参与到其他国家的政治献金中,也只能遵循企业所在国的政治规则行事——在程序正义和游戏规则的约束下,任何担心都是多余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