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人质遇害考验北京 ISIS刺穿战略隐忧 /

人质遇害考验北京 ISIS刺穿战略隐忧

6月8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表示已经杀害了两名被关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中国人质,而此时距离这两名中国人被绑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15天,ISIS此举被认为是打击巴基斯坦对中国劳工的保护。

消息传回北京后引发了官方与民间的双重震荡,尤其是对中国政府而言,这是件颇为棘手又敏感的事情。棘手之处在于,中国外交部在第一时间对此的回应是“中方正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巴基斯坦方面,了解核实有关情况。”这意味着,即使在中国最为亲近的邻国—巴基斯坦的地盘上,北京仍无法迅速获取准确信息,了解事态发展真相。

而敏感之处则是,由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大量电力和道路基础设施计划,巴基斯坦学习汉语的人数自2014年开始急剧上升,被绑架的中国夫妇就是在当地教授汉语,而这一切正是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如何防范ISIS残杀人质对很多国家都是个难题(图源:AFP)

事实上,事发地所在的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自然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包括丰富的大理石和各种金属矿产资源,但也是经济发展指标最为落后的省份。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信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头戏——中巴经济走廊西线沿线33个经济区中,11个落户俾路支省。

如果说中国公民遭绑架的事实引发了公众对于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担忧,那么在经过十几天的搜寻后,这两名中国公民最终遇难的结局则会加剧民众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的质疑。中国政府是否有能力化解风险,保障中国公民安全事关“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正义性。

敏感之处还在于,本次杀害中国公民的正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绑架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调集特种部队追踪,经过数天侦查,最终锁定武装分子藏身于俾路支省默斯东地区的山洞。在与武装分子交火后,12名恐怖分子被击毙,但最终还是未能营救出被绑架的两名人质。

这一事件无疑凸现出巴基斯坦境内面临的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已经披露的信息显示,“伊斯兰国”已控制了巴基斯坦邻国阿富汗的部分领土,并试图在巴基斯坦发展力量。

中国在应对ISIS上严重缺乏经验(图源:Reuters)

“伊斯兰国”在2014年发布的声明中表明其已制定了一份扩张至欧亚大陆的五年计划,“未来国土”将从摩洛哥(重命名为马格里布)至中国新疆(与印度全境并称为呼罗珊)。

而在2017年3月被公布的一段视频中,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扬言要让中国“血流成河”。视频中还显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照片在火焰中燃烧。视频中说:“我们会把我们的旗帜插遍美国、中国、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所有的异教徒国家……,你们中国人不懂得我们的语言,哈里发战士的语言,我们就会到你们那里,教会你们懂得武器的语言,要让你们血流成河,偿还所作的压迫……”

事实上,无论是从保障中国海外公民安全的角度,还是维护中国边疆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似乎都不能继续对肆虐的恐怖主义问题坐以待毙。现阶段的问题在于,中国是否真的要积极介入中东地区事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以什么形式、何种名义介入?

希望该次事件能成为北京反思其外交战略的一个契机,推行其国家战略意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确保本国公民的安全状况,而在经济之外,安全亦是一个国家无法绕开的古老话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7-06-09 22:37
    您已点过赞
    缅甸得那个杀了中国人得毒贩子,不是给抓到中国受审,然后给弄死了。 这次,是不是也去巴基斯坦抓几个回来,审完后,弄死。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