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超越部门藩篱 中共推国安体系改革 /

超越部门藩篱 中共推国安体系改革

随着近日《网络安全法》的正式施行,中国对自身国家安全的体系化搭建似乎进展顺利。

上述法律是中国第一部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这显然应是3年前成立的中国国安委的顶层设计“成果”之一。

其他如《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以及尚在审议中的《国家情报法》等法规,也均为这一中国最高层级的关于国家安全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成立后,相继推出。

与中共十八大后新设的若干个中央领导小组一样,国安委超越部门利益,在决策、设计、咨询、协调等功能外,整合改革也被广泛认为是其主要职责。未来中国的国家安全体系中,国安委将位于“金字塔尖”,其下的各类安全部门有序、有效的各行其事。

而伴随各类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的推行以及习近平此前对于“国家安全观”的表述,外界有分析认为中国的国家安全系统或将迎来一次全面的体系式改革。

在中国,国家安全系统主要由隶属于国务院的国家安全部门负责。

旨在规范网络安全管理的《网络安全法》已正式施行(图源:多维记者/摄)

因职能的特殊性,在中国国务院25个部委中,国安部是唯一一个没有官方网站的部门,并且在现任部长陈文清之外,公众对该部数名副部长及部务委员等资料一无所知。

目前为公众所知晓的是国安部前副部长马建。因参与一连串罪案,马建被免除职务,且在其认罪视频中透露出该部的某些下设机构。不过这个略显意外的揭秘并未削弱国安部的神秘度,该部仍是在中国具体情况最不为人知的“有关部门”。

有海外观察人士认为,职能重叠,机构众多,这可能是目前中国安全系统最为突出、应当改进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除国安部外,中国军队也有自己的情报机构,此外涉及国家安全的外交、经济等其他部门,也有各自的安全机构。通常,以往上述部门均在各自领域、各自职能范围内开展工作,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则交由具体部门进行决策。

不过这种工作机制在面临多样化、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国别的威胁时,就易形成军协调不了民,民协调不了军,军事和外交,军政之间等难以协调。这其中既有部门之间天然的藩篱,也存在实际的利益冲突,若无更高层级的机构强推统筹,显然不易解决。

此外国安部前副部长马建案也凸显出,在无体系管理、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国安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和强大的职务便利使其更易成为腐败的高发地。

如马建和张越、郭文贵等人的利益链条及罪案即显示,因国安力量的介入,使得这条国安、政府、政法、资本等因素组成的利益链,愈发得以在诸多隐秘领域便宜行事。

事实上,对于中共可能有意整合改革国家安全系统的说法,并非独有外界分析。中国学界也多持相似看法,早在国安委成立之初,即有中国学者解读称,这将形成安全决策和协调从国内到国外,经济、军事、政治跨部门以及跨党政军前所未有的打通,“有助于之后的部门的合并和优化”。

诚然,在国安委主席是习近平,副主席为李克强和张德江的配置下,推行任何改革显然都是没有阻力的。过去中国国家安全领域条块分割、部门利益消耗、资源重合浪费等弊端,随着国安委工作的进行,或陆续看到改观。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