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本想同中国对决?下场比印度更屈辱 /

日本想同中国对决?下场比印度更屈辱

当下的中日关系让人联想到此前的中印战争,印度在这场战争中落得惨败的下场。日本专家认为,日本想要同中国对决,或会面临比印度更羞辱的下场。

综合媒体6月15日报道,日本《东洋经济周刊》在题为《在展示对决姿态前先看清中国的意图》的文章中称,看到当前日本与中国的安全保障关系,让人联想起1962年10月起中国与印度持续大约一个月的大规模武装冲突。这场中印战争爆发前的状况与现在日中之间的状况非常相似。

中印战争以印度惨败收场,并招致该国国际地位下滑。日本人习惯上以为“是中国出于领土野心,单方面向爱好和平的印度发动侵略”,但实际情况却远不是这样。首先动手的是印度。

中印间的领土和主权问题发端于20世纪初,当时印度还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却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主权问题是关于西藏的,领土纷争主要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地区。1957年,中国在西部地区建设战略公路。而印度则越过东部地区两国达成默契的边境线,部署军力,率先开炮。

此外,自1959年达赖喇嘛流亡以来,印度一直庇护他。在中方看来,这从根本上威胁到了“恢复中华”这一近代中国革命命题。也就是说,印度在煽动“分裂中华”。印度的一系列行为,在中方看来,已经满足了动武的条件。

中印战争导致印度国际地位下滑(图源:Getty)

尼赫鲁政府还没有理解中方的意图,便开始动用武力,最终为自己轻率和鲁莽的军事政治判断付出了代价。

印度之所以在中印战争中败北,除了尼赫鲁的思想问题外,还因为他对本国军力和国家体制毫无根据的自负,以及对中方意志和军力不切实际的低估。正如很多人指出的,直接原因是政治领导层和高级军人的情报认识以及作战领导能力的拙劣。也就是说,当时的印度既没有与中国开战的心理准备,也没有实力和战前筹备,只是基于唯我独尊的幻想,而将自己引向了与中国的战争。知道这段历史,我认为可以给现在的日中关系提供很好的教训。

反过来说,考虑到最近的日中关系,两国之间的确存在过纷争。日本警惕中国和感到不快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因此,最近日本舆论理所当然地表现出“反华”“厌华”的倾向。

战斗虽说是军事组织专管的活动,但战争却是全国家的行为。然而,日本既没有打仗的心理准备,也没有展望。自卫队只关心组织的自我膨胀和生存,出于该目的才将中国视为假想敌。这便是日本的实际状态。国民也好,经济界也好,都缺乏国家生存保障是生存前提,即国防当事人的意识。这也是一个实际状态。

处在这种社会状况下的日本,要想展示与有着坚定理念的中国的对决姿态,除了大幅自我变革外,还离不开等量理解对方的意图。否则,可能会出现比过去印度更加屈辱的结果。

过去的印度幻想着“美英苏以及国际联盟都站在自己一边”。但最终谁都没有伸手相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