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伦敦大火:一句孩子的问话刺疼了全球 /

伦敦大火:一句孩子的问话刺疼了全球

当地时间6月14日凌晨,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格伦费尔大楼发生严重火灾,大火持续了十几个小时,死亡人数升至17人。随着伤残者的增多,或随着现场的清理,死亡人数还将继续攀升。目前,火灾的后续搜救和火灾起因调查等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但尚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全楼被烧毁,那么多民众死伤。

伦敦大火发生的次日,也就是6月15日,伦敦市长萨迪克·汗来到事发地查看火灾现场。市长的到来,应温暖人心。可实际上,并非这样。面对伤亡惨重和废墟一片的现场,市长的到来却让民众怒火燃烧。当地民众可能难忍自己的悲伤,用这样的“怒火”表达怒吼,也用这样的“怒火”释放民怨和诉求。毕竟是横祸临头,大火无情,民众怒火燃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估计,市长会包容民众情绪的,可谓人命关天,难承其重,不好交代啊!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当地时间6月15日,萨迪克·汗来到位于伦敦西部的诺丁山卫理公会看望受灾民众,当时教堂外聚集了将近300人。英国天空新闻捕捉到的一个质问和对话的画面,很震撼,很触动人心。比如:一名7岁的男孩质问市长:“你知道有多少孩子死于这场火灾吗?你打算怎么办呢?”孩子的发问,犹如霹雳之声穿越英国,划破长空。这说明,伦敦大火在孩子们心里那是无法容忍的灾难,作为市长难道没有责任吗?这是孩子们的“怒火”,燃烧到了何种程度可想而知。孩子之问,刺疼了全球。

“你知道有多少孩子死于这场火灾吗?你打算怎么办呢?”此问,直截了当,充满人性,也扣人心弦,不回应、不回应清楚都不行。萨迪克·汗无法回避了,必须给出说法。他非常愧疚,非常诚实地说:“我担心很多人在这场大火中丧生,所幸我们还有非常勇敢的消防队员、警察和救护人员。现在他们还在大楼里,所以回答你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我知道这样回答很不妥,因为可能你还有朋友在大楼里没有得救。”

尽管市长的回应比较客观,也很无奈、很揪心,但仍然没有让发问的孩子满意。那位小男孩接着问市长:“对于这些生还的人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萨迪克·汗表示,要让他们有地方住才行。当男孩被问及对市长的回答是否满意时,他说:“我没有听见他的答复。”可见,伦敦大火难以扑灭,孩子的怒火燃烧更难以平抑。这场大火突如其来,正在熟睡的民众遭受重创,生命、财产损失惨烈,人们岂能接受?

当然,那位男孩作出“我没有听见他的答复”的表示,是有原因的。原来,萨迪克·汗在试图回答当地居民的担忧时,其声音被数次打断。他在现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不得不说:“可以理解民众的愤怒与担忧,但还有一些真正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这时就有人插话说:“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场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此时人们发现,市长在同民众讨论对火灾进行彻底调查的必要性时,有人立即说:“调查必须从现在开始,而不是等到一年或两年以后,我们现在就需要答案。”

怒火燃烧的民众很理性,迫切要求当局立即展开起火原因调查,不无道理,也不过分。问题是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官方还是过度了,容易激化矛盾。比如:当时现场还有一名抗议者向萨迪克·汗投掷了玻璃瓶。照片显示,伦敦警察局增派人手控制场面,一名男子被警察带走,气氛非常紧张。一位名叫奥马苏的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觉他们的社区被政府抛弃了。“我的感觉就是政府把我们留在这里,让我们自力更生……现在社区是在自我救助,还有志愿者参与到救援工作中,但没有看到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任何帮助。”

由此可见,伦敦大火烧醒了当地民众安全意识,是否烧醒了当地政府安全意识,有待观察。据了解,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经下令,明确要求对火灾进行全面公开的调查。萨迪克·汗也表示,这场火灾的整体规模正在开始变得清晰起来,目前还有一些棘手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有人说,大火来自于冰箱,来自于报警系统失灵。可见,问题严重了,必须查究责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