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万科股权战落幕 震撼房地产龙头金融化 /

万科股权战落幕 震撼房地产龙头金融化

近日,资本市场上刚完结一部精彩绝伦的好戏,有王石、姚振华等人主演的一出斗争的“万科股权大戏”。万科集团的王石几经股东大会冒险求生,如今将接力棒交给郁亮,同时也在国资委的协助下,由国资背景的深铁集团保住万科不再被民间资本蹂躏。

围绕万科事件的争论范围越来越多,自从宝能集团旗下的前海人寿大手笔出资收购万科股权开始,更多的保险资金以收购上市公司的形态流入资本市场,事实上,这也是保险公司不得已为之的资产配置需要。但资金流入市场的过程与结果也就成为讨论的对象,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市场目前的监管困境。

万科股权之争终落幕,王石朋友圈发表感慨(图源:王石微信截图)

险资金融化已无路可走?

由于保险是政府特许行业,政府对他的运营要求也有更高的规范标准,这是让人感到信任的根本原因。不过,保险公司通过“万能险”吸收短期资金的运营模式让保险公司每年有着数百亿元的保费正面临期现错配的尴尬局面,而这类保费收入除了在保险公司的管理之下又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

据推算,前11个月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千亿,所以,民生银行、万科地产之类的被收购是必然的,这也就是2015年前海人寿以及安邦保险收购万科股权的主要原因。

以往,保险公司依靠固定收益而获得收益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尤其是像前海人寿这类公司更是感到经营的压力,所以寻求更高收益率的目标调整是理所当然,举例来说,前海人寿是宝能集团最大的融资平台,所售卖的万能险基本结算利率都在5%以上,甚至有的保险公司贩售的万能险利率超过了7%,收益率高也就更吸引保费资金的流入。

而后来的安邦保险的跟进也就很容易被理解了,同时也有不少的新生代保险公司正虎视眈眈这样的商业模式。

2011年末,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刚突破6万亿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4美元)。当年10月,项俊波从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的位置上上调中国保监会主席。2016年12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了15万亿元,是原来的2.5倍。2017年4月,据中纪委网站消息,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显然,这段期间的监管的“松绑”,为中国保险行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给国民的财富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另一方面,也积聚了不少风险问题。

从监管层看的确隐含风险急剧上升,但从保险公司的竞争博弈角度看,这是唯一投资策略。在万科股权争夺战中,前海人寿作为宝能系收购万科的主要平台,也是靠着万能险积聚资金再流入万科股权进行投资分红。同时,如果保险投资遭受损失,那么很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危机,大量的资金崩盘影响的是整体资本市场。

显而易见,在全球经济稳定、CPI通胀预期再起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团队也读懂了资产配置,然而,目前中国的局面就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还远不成熟,即便前浪已经死在沙滩上,政府、资本以及市场还没有到达平衡监管的境地。

2017年4月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图源:VCG)

监管层如何面对金融化的发展?

很多迹象显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过度金融化的阶段,与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相比,中国实体经济陷入融资难的泥沼里,许多中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生存困难。反而一些闲置的企业资金则选择进入科技创新,扩大投资的产业当中,甚至被一些高收益率的金融业所吸引。

金融业属于服务业的一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也是资金赖以生存的基础。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主要发展实体经济,故而金融业的生态成为中国经济的短板,所以像是万科房地产,从实体发展在前,后来的上市融资的虚拟金融化在后。而这几年,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更加快金融业的触角,资金的集中更显得快速及方便。

而近几年,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可以用“脱实向虚”来作为描述,由于目前实体经济几近疯狂的追求融资而不得,加上实体经济的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以及利润空间有限,而金融业又开展多元化业务,市场资金流入虚拟交易市场转而被有心人士炒作利用。

如今,万科事件将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对接起来,又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获取的一体两面,而这种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名而放任企业IPO、再融资的做法,才是真正侵蚀了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过度金融化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但根本原因在于金融业与实体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差异,因此,中国大陆在金融监管时就必须随时调整方向,一方面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或是扶持产业创新发展等;另一方面,也就需要政府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