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后周小川时代 盘点央行新行长必要条件 /

后周小川时代 盘点央行新行长必要条件

北京时间6月29日,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将于今年底召开的中共19大前后离职。年满69岁,执掌中国央行满15年,周小川已成为任期最长的中国央行行长。

在其任内,通过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话语权正逐渐获得巩固。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IMF)纳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更被视为是人民币从交易货币晋升为储备货币的重要里程碑。周小川也因此被不少外国同业尊称为“人民币先生”。

随着这位备受市场赞誉的专业官僚退休在即,人民币持续深化改革的进程将如何推进,市场都将焦点聚集在周小川的接班人身上。

年近七旬的“人民币先生”周小川据闻将于今年底卸下央行行长职务(图源:VCG)

备受高层信赖的专业官僚

今年届满69岁的周小川在央行内部享有极高的声望。由于专业技能突出,周小川靠着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为三届政府所重用。为了让周小川得以不受年龄“红线”影响,并继续留任央行行长职务,中共高层特别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周小川模式”。

一直以来,中共对于官员的年龄都有着明确的“红线”。据《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正部级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5岁,副国级干部退休年龄可延至70岁。鉴于5年一个任期的考量,中共中央在选拔正部级干部时大多倾向任命60岁以下干部,而新(升)任干部则严格控制在62岁以下。

从职务层级来看,中国央行属于正部级机构,这意味着身为央行行长的周小川退休年龄为65岁。为了让年龄“红线”不再成为束缚周小川任职的约束,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周小川副国级身份,借以规避年龄“红线”限制。这也被称之为“周小川模式”。

2013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时年65岁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获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由此跻身国家领导人行列,并兼任央行行长职务。

在本届任期即将届满前夕,不少人对于周小川的接班人能否接下人民币改革的棒子抱持质疑。据了解,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媒体对于向周小川提问展现高度热忱,面对抢不到提问机会的媒体,周小川脱口说出:“明年再问,明年再回答”。这被部分人士解读为中共中央短期内尚无替换周小川的想法,甚至有传闻揣摩周小川将“四度被提名担任央行行长”职务。

人人有机会各个没把握

从客观因素来看,年近70的周小川几乎可以笃定将在本届任期届满后退休。也因此,谁能接起周小川留下的重担,并在当前中共高层推动的金融大监管中扮演起关键性协调人角色便显得至关重要。

在《金融时报》的文章中列出了四个可能的继任人选,其中包括现任央行副行长易纲、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以及现任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

从经历来看,四个潜在候选人在金融领域都具备了极佳的专业素养。然而,相较于蒋超良,易纲、郭树清、刘士余等三人都是现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决策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意味着直接参与货币政策相关决策,也能具体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起关键性作用。这也是外界在观察央行行长人选时的一项关键指标。

除了同为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外,易纲、刘士余、郭树清等三人都曾先后担任过央行副行长职务。虽然掌管的业务领域不同,但这被认为是接任央行行长前不可或缺的重要历练。目前看来,要说下届央行行长由谁接任为时尚早。但各方普遍认为易纲出线机率较其他二人更大些。

有声音认为,易纲在央行行长卡位战中已占得先机(图源:Reuters)

在2016年底,人行曾在官网上间接宣布易纲具有“央行党委副书记”头衔。这被解读为易纲在央行行长竞逐中已取得领先地位。

此外,从公开简历来看,易纲自2014年起便出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厅(简称中财办)副主任职务。作为中共高层制定财经政策的核心机构,在中财办的工作经验不仅让易纲能更好地把握中共高层在财经政策上的具体思路,也能有机会与上级建立起更加直接的工作关系。

近日,在一场公开活动中,易纲曾公开表示当前中国央行以“稳杠杆”为目标推动的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一般认为,易纲是负责执行中共中央“金融维稳”工作的核心人物。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高层明确定下“稳中求进”的工作指导方针,一般认为,其中“稳”的部分担子将落在易纲身上。

在当前中共高层推动的金融大监管框架下,如何确保央行能有条不紊地推动金融维稳工作是决定央行行长人选的首要条件。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最高掌门人,谁能出线接替“人民币先生”接任央行行长,各界都保持密切关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