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到底在哪?为何进展缓慢莹颖案拷问美 /

到底在哪?为何进展缓慢?莹颖案拷问美

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女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踪;6月30日,涉嫌绑架章莹颖的美国男子克里斯滕森被捕;7月3日,美国联邦法院对案件进行首次聆讯,期间嫌疑人一言不发。目前,由于受害人始终没有找到,很可能嫌疑人罪名无法成立。章莹颖案在国内激起了舆论的强烈情绪,关于美国警方在本案中的表现、当事人的下落、以及案件的审理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们不禁要问:章莹颖到底在哪?犯罪者能否受到严惩?

当地时间17日,章莹颖的父亲章荣高一行飞抵芝加哥,他表示,“我一定要找到女儿才回家”。章荣高说,“我来美国的主要目的,是与调查人员面对面了解情形,并希望能够请求警调能够加大力度搜寻女儿”。他下飞机后,唯一的想法,也是他来美国的主要目的,就是“赶快找到女儿”,如果找到的话,要把女儿带回家。

该起中国女生的失踪案不止在美国校园也在数千英里以外的地方产生了连锁反应,担忧不仅来自留学生的父母。为了消除自身和父母的恐惧,在美留学的女学生们说,她们保证避免单独前往任何地方。“这让很多人感到害怕。” “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我可以理解,确保安全的必要性。”

据当地警方介绍,嫌疑人在受到询问时一直保持沉默,只是对于绑架章莹颖的指控予以否认。当警察数次询问他把章莹颖藏在哪里,嫌疑人都表示要找律师,并保持沉默。警方目前正极力搜集证据。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刘世权说,关于章莹颖的下落,美方还在进一步侦查。“现在美国警方需要进一步得到法定科学报告,比如血迹,生物物证包括微量物证等,来进一步认定章莹颖遇害的方式和地点。

法官3日在座无虚席的法庭内宣布,克里斯滕森不得保释,将关押到正式审判开始。首次聆讯持续9分钟便结束。克里斯滕森穿着橘黄色的连体衣出席聆讯,除了表示知晓自己的权利外,他一言未发。他将在7月5日、14日再次接受审讯。美《侨报》发文称,如果嫌犯只承认绑架但拒不交代进一步的侵害犯罪行为,仅凭车辆视频记录、一段语音录音证据,那只表明其有犯罪的可能和嫌疑,绑架和谋杀将会有区别定罪。因此,找到章莹颖依旧是揭开问题的关键焦点。

章莹颖到底在哪?调查为何进展缓慢?

根据美国警方和联邦调查局(FBI)公布的消息,6月12日,即章莹颖失踪的第3天,当地警方和FBI已经知道克里斯滕森有重大嫌疑,并对他进行实时监视。6月14日更是直接确认了涉嫌车辆,却直到6月29日才抓捕嫌犯。这引起各方质疑:如果章莹颖在这段时间还活着,警方在这几个时间点的“不作为”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救命时间?美国休斯敦的陈文律师表示,美国司法体系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无罪推定原则,警方通常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嫌疑人有犯罪事实前,不会对嫌疑人采取任何行动。这可能是17天的时间里,美国警方都没有对嫌犯实施拘捕的主要原因。

失踪案件的最初一两天一般是最佳调查时间。如果第一时间投入足够力量,就可能捕捉到一些容易消失的线索。反之,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可能就不复存在。查询得知,在NamUs系统上共有26046起失踪案件,其中13216起为未结案件,占比为50.74%。NamUs系统在帮助破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为1675起,比例为13.05%。

从目前本案的发展态势而言,尚处于从逮捕到预审的阶段,而美国的刑事程序一般包括:逮捕、初审、预审听证、审前动议、挑选陪审团以及控诉、辩护、量刑等十几个环节,一个刑事程序走完可能前后达数年时间,如果判处死刑,更是会有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排队等待。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罪犯逃脱法网的不确定因素。

由于对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的保护,以及禁止自证其罪的原则,警方很难有办法让凶嫌开口,而缺乏直接证据,很有可能让公诉方在疑罪从无的法庭攻防中处于不利地位。就本案而言,由于受害人始终没有找到,很可能连谋杀罪都不能成立。尽管联邦执法人员对嫌疑人进行了窃听,但就目前公开的证据来看,很可能只能起诉犯罪嫌疑人绑架的罪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