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预热十九大?中共智囊机构再谈习思想 /

预热十九大?中共智囊机构再谈习思想

中共从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其能否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正遭遇诸多内外挑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国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来自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挑战,尤其考验着中共的执政能力。

据中共中央党校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7年7月3日,题为“迎接党的十九大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版座谈会”在中央党校举行。

习思想的轨迹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获封核心,今年3月香港《明报》即爆出“习近平思想”可能在中共十九大上诞生,并被写入党章。除了引发热议,没有来自官方的直接回应,整个事件扑朔迷离、真假莫辨。

李鸿忠也曾为习思想背书(图源:新华社)

4月30日,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新媒体“学习小组”,对外发布题为《中办主任:习近平系列讲话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栗战书位居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被视为习的核心幕僚和亲密伙伴,政治前途被普遍看好。栗战书在中办和中直机关系统定调习的理论体系,再经党媒对外公开,被视为是对习思想的间接回应。

5月16日,在中共常委中排名第五位的刘云山,在中央党校讲话称习近平系列讲话“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这较栗战书的“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论述更上层楼。

对此,多维新闻《刘云山罕见表态 习思想真的呼之欲出吗》一文曾有报道分析,尽管没有直接出现“习近平思想”字眼,刘云山该讲话还是间接为习思想背了书。

这一次大不同

北京政治观察人士分析,相较于栗战书和刘云山的间接回应和背书,7月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的这个新书发布会,更加意味深长。

首先,栗战书和刘云山虽然位高权重,其回应和背书在形式上还只是中共某单一系统的内部讲话。而这一次则是把理论成果以钦定图书的方式固定下来,推向全党和全社会,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该书由中共中央党校组织编写,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共意识形态大本营和高级干部的摇篮。而人民出版社为中共官方出版社。

其次,官方明确该书的出版是为“迎接十九大”,该书还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迎接中共十九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该书势将成为党员干部十九大前的必读书目。

而所谓迎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随后的中共十九大上就要有所体现,要给个说法,不大可能是简单走过场,否则就是自己打脸。

分析人士由此推断,中共十九大上出现新的官方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中共先前由下一任领导人加冕前任理论成果的规矩或将被打破。

这当中,尚难确定的就是该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官方名称。之前官方表述“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习近奔驰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新书书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表述,较以往多了“为核心的党中央”,似乎更强调理论成果的集体结晶。

中共面临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挑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今天的中共亟待提供一种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或者说国家意识形态,因为这种国家意识形态的缺失,使中国左右两派常常陷入意识形态“内战”。

十九大持何种指导思想或意识形态关乎中国社会的整合,能否最大程度地消弭因思想路线的左右分歧而对社会造成的分化和隔阂,使社会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这点无论对中共赢得大众支持,还是促进社会的团结,都非常重要。

正是有着这样的现实考量,虽然有操之过急的担忧,习思想事件一出来,还是持久吸引着各界目光和注意力。

但正如中国独立媒体撰稿人邓聿文所说,“问题不在于习思想写入党章,而在于作为指导思想能否‘服众’,具有吸引力,赢得社会的认可”。

意识形态建设,仅仅靠高喊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中共如果还是坚持旧有的僵化的政治观,将很难让人产生认同,社会就将继续分裂下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