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不会说中文 BC白人男子被挤出列治文 /

不会说中文 BC白人男子被挤出列治文

百般无奈之下,他卖掉房子,选择在加拿大150周岁生日当天,举家搬离列治文,迁至卑省内陆。他说自己已忍无可忍,“我受够了”。

2015年,大温列治文一个城市屋小区的业主卡格特(Andrea Kargut)将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告上法庭,称业主会在开会时只讲普通话,是歧视不会说普通话的业主。

新闻一出,舆论哗然。有华人认为卡格特小题大做:业主委员会成员都是华人,英语又不是母语,自然是中文交流起来方便。当然,在有其他族裔的业主听会时,这并不礼貌。就像你一个说普通话的坐在一堆说粤语的朋友中,他们其实都会普通话,但他们觉得说粤语舒服,所以从头到尾粤语交流,你会是什么感觉?

更何况这里是自己的家。参与的是涉及自家利益的事。我们所在的国家官方语言,不是普通话。

委屈一箩筐。无法沟通解决的,就诉之法律吧。华人不爱打官司,很快就作出让步,同意用英文开。不过到2016年事情又变——在周年大会或特别重要的会议上才用英文开,平时开会也会聘请聘请一名翻译,将中文翻译成英文。

卡格特还是不舒服,你们用中文聊得嗨,我只能从翻译那里听二手的,没道理啊。加上委员会没有同意用有认证资格的专业翻译(那多贵),所以,卡格特决定不撤诉。

这就尴尬了。按照卡格特的说法,很快他就成了“种族主义者”甚至“骗子”。

笔者相信华人并没有这么看他,最多只是觉得他有点“多事”,毕竟连翻译都请好了。这下卡格特主动搬走了,估计小区的华人业主们都松了一口气。加上最近纯中文招牌立法动议案最终未被通过,听着好像是华人的一场“胜利”——今非昔比,咱们再也不是修铁路时代那些受压迫、被歧视、交人头税的“弱势群体”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买房、修学,我们有自己的华人超市、华人保险经纪、华语幼儿园、华人车铺、华人家具行……到哪里都可以开口说普通话,我们已吐气扬眉,我们还有点小任性。

但这不是一场“胜利”。

笔者在想,卡格特之后,是否会有母语非普通话人士,在得知这些纠纷之后,仍愿意搬进该小区呢?如果其他族裔的人被说普通话开会的业主吓到,日后小区里将是清一色说着普通话的人。类似的文化,类似的价值观,类似的面目,列治文这片“中国城”,又能否安立于加拿大多元文化大拼盘中,不激发起其他族裔的敌意?

不管是纯中文招牌,还是普通话开会,白人看似过激的反应里面其实都是他们的不安与担忧。这是一种被冒犯、被隔离、不被尊重的焦虑感。就像幼儿园里原本大家玩得好好的,后来却有了小团体,那个因为肤色或语言无法融入小团体的孩子,他会不会失落或生气?

理性来看,本地华人需要改变形象。不是开宝马吃EI者、不是囤房炒房者、不是自囿于本社区不热心公益者。不管是华人还是其他族裔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大家彼此都多一点宽容与尊重,为建设新家园作出更多的贡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7-07-08 22:04
    您已点过赞
    缺人报税时候就不矫情了,。。。白人占多数时候华人可以融入英文社会,华人多数时候为什么白人不能融入华人语言,找人干活,还的干活的说自己语言,,
  • @ 2017-07-08 21:01
    您已点过赞
    中文已经成为经济领域中,实际上的第二交流语言。
    在政治领域中还差得远,这才是哦我们应该担心的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