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陆生猝死网民酸语 两岸最远心理距离 /

陆生猝死网民酸语 两岸最远心理距离

台湾大学一名读研究所的大陆籍徐姓研究生日前因病猝死在宿舍,壮志未酬、客死异乡,令人唏嘘。不过,这名平凡陆生的粹死在台湾网络论坛仍引起小小的讨论,不过,讨论的不是这名陆生在学习过程中种种美好及令人怀念的事,而是酸言腐语、唇锋舌剑、火上添油,将两岸心理距离愈推愈远。

猝死的徐姓陆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到台湾大学机械研究所进修,媒体报导指出,徐生的台湾籍学弟称徐生“热情、幽默、健谈、喜欢台湾”,检警相验排除他杀、自杀可能,据传徐生有心脏病史,可能为猝死原因。

徐生毕业自中国大陆的“一本”大学,到台湾顶尖的台湾大学读书与去其他国家留学原本并无二致,猝死何其不幸,却只是因为陆生身分,被台湾部分网民定性为“非我族类”,以“没事儿,中国人死不完”、“浪费台湾的电”、“不够螂性,真没竞争力”等言论儿戏;有媒体报导对徐姓陆生的网络仇恨言论,有在台陆生指相关言论“失去对人的基本尊重”,网络言论仍未止歇,反而指责媒体及陆生“怕酸就别看”、“网民无所不能酸”等等,不认所为有不当之处。

实际上,网络言论说对了一件事“网民无所不能酸”,但酸到“失去人性”总是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前科累累。除了徐姓陆生猝死案外,2016年7月台湾游陆客团火烧车事件,26名陆客全团罹难,也有网络言论说这辆游览车是“护国神车”;2015年2月发生复兴航空客机坠毁空难,该航班上有31名陆客,也有网民散播“希望陆团31人全死”,也同样引发议论及海内外媒体报导,乃至于充满歧视的“没有陆客的台湾”视频等等,在在影响大陆人民对台湾的观感。

两岸网络仇恨言论失去人性,是两岸最远心理距离,图为陆客团游览车火烧车照片(图源:多维新闻网)

不过,网络上的偏激、歧视言论在中国大陆也不遑多让。日本311地震及熊本地震发生时,大陆网络也出现包括“天佑中华,热烈庆祝”、“怎么才死这些人,死10万人以上才好”等言论;2016年2月高雄地震,也有大陆网友说“地动山摇了吧”、“大陆人民表示祝贺”等,甚至动不动就以“武统之必要性”等言语撩拨敌对情绪,同样引发反感,有台湾网友因此宣传“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支持两岸统一”。

犹太裔政治理论思想家汉纳鄂兰(Hannah Arendt)说过“人类最大的邪恶在于无法思考,在于平庸地、愚昧地附和,盲从他人意见”,“邪恶经常在平凡无奇中产生”,她又以自身观察指出,“不抵抗”、“微小的自利”往往成为邪恶的根源。

汉纳鄂兰所谓“平凡的邪恶”的具体显现就是“非我族类”的言辞及行动霸凌,从历史来看,包括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卢旺达(Luanda)的种族清洗、乃至于缅甸佛教徒压迫境内的穆斯林等都是,两岸也曾遭受这种邪恶引发的灾难,在大陆是“文化大革命”,在台湾则是“白色恐怖”时期,人性都遭到极大的扭曲、然后是群体的退缩、漠视到“恶法亦法”。

两岸开放民间交流至今已30年,因亲友互访、依亲定居、经商、工作、游学、观光等因素,有“对岸的朋友”已不稀奇,彼此互动多数充满善意,而且透过微信等公众通信软件保持日常联络也没问题,虽然分属两岸居住,对房价、薪资、就业、教育等问题对政府施政水平提高却有着同样的批判,对难解的政治体制问题,则有默契的绝口不提或少提,当中有着体谅与宽容,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但两岸少数网民的偏激言论及欠缺人文关怀的冷血言辞,透过“乡民”有意、无意的分享、传播,甚至有部分媒体、“名嘴”为了商业考虑及自身利益,刻意扭曲资讯或极度偏颇的批评等行径,反而成为助长两岸对立及愤怒情绪的“自燃体”,民众在未及深思及细察下,往往形成一种两岸相互否定的氛围,成为两岸最远的心理距离。

所幸,虽然两岸网络充斥偏激言论,仍有正义之士不时以“人性”、“反歧视”等做为“人”的多元普世价值发声对抗,两岸仍有着政治体制与生活方式不同的现实问题,但“认同人性”,没有政治颜色、没有统独,对良善的共同认知足以拉近两岸民众心理距离,并抵抗“无人性”言论的邪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