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华府盛行阴谋论 白宫会议室也有内鬼 /

华府盛行阴谋论 白宫会议室也有“内鬼”

特朗普政府出了“内鬼”。这个问题久查未果,已经困扰特朗普及其团队半年有余。过去一周,特朗普大儿子被卷入“通俄门”调查后,白宫更是陷入一片混乱,彼此互相追问、怀疑究竟谁才是《纽约时报》提到的“三位白宫消息人士(或顾问)”。特朗普揪出“内鬼”的意愿愈发强烈。

有内鬼(即内部泄密者),意味着有人钻漏洞,说明体制内部权力制衡与监督有待改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一次内部会议痛斥体制内有“两面人”有恃无恐、故意制造漏洞,导致资金非正常流失,甚至“有内鬼就在会议室”(详见 《北京观察:内鬼就在会议室》)。李克强当时隐射的是国务院个别部门间各自为政的利益斗争,以及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李克强曾在国务院内部会议严厉警告“内鬼”(图源:新华社)

这是中共在推进改革与金融反腐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体制性问题。当然,即使是自诩权力制衡有一定优越性的美国,也难以阻止国家机密或总统私密的泄露。中美政治体制不同,权力架构内“内鬼”的性质和目的自然也不同。但它们都反映官僚体系的腐败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

和中南海“内鬼”最大的不同是,白宫“内鬼”和阴谋论有直接关系。

国中之国

特朗普执政后,其团队(以及一些极右翼媒体)频繁公开提及“deep state”(深国或国中之国)概念,认为奥巴马时期的一些政府雇员(非民选)或官员协同情报机构等机构,刻意干扰、破坏白宫有效施政,惯用的手段就是向媒体或情报机构“泄密”。据了解,目前国安会当中,奥巴马政府时期留用的人员占据一半之多。

除了这种隐藏于政府机构(国务院、司法部、情报及执法机构)内部的“内鬼”外,其他华府“内鬼”还有可能是总统家族成员、高级顾问以及和总统关系亲密、或和“通俄门”调查有关的国会议员(主要来自两院情报委员会)。当然也包括那些脚踏两只船,在竞选团队和执政团队、奥巴马时期官员和特朗普时期官员之间游走的人。

奥巴马时期存在泄密。维基解密和斯诺登事件发生后,奥巴马严查告密者,手段苛刻。有些外交举措,奥巴马政府甚至故意“泄密”给媒体,以此试探彼方反应。只是围绕奥巴马执政,没有那么多的争议,所以“内鬼”之说并不常见。特朗普争议太多,尤其触及到是否通敌叛国这类问题时,任何一种泄密都会引发舆论最大化的聚焦,导致“内鬼”问题到了不得不查的地步。

一方面,找到那些存在政治动机的“内鬼”,让其付出相应的代价,或如特朗普所说将他们“绳之以法”;另一方面,揪出的内鬼可以被白宫包装为“替罪羊”,转移公众对“通俄门”调查的视线。在查出“内鬼”之前,特朗普会将怒气撒在民主党和左派媒体身上,最极端的作法莫过于认定奥巴马等民主党时期政府大员“非法(无证)窃听”。

集权政府怕“泄密”

比较而言,“内鬼”其实和专制、独裁色彩有关。中国决策体制的不透明,一定程度上“成全”了西方媒体当中各色各样的“消息人士”或“匿名人士”。特朗普主政的白宫也是如此。无视信息自由、公开、透明原则的情况下,特朗普打压媒体等“专横”的言行也刺激了“内鬼”的产生。

库什纳夫妇一直希望特朗普能够对白宫进行一次人员大换血(图源:VCG)

特朗普说过,自己的最佳战略就是让对手摸不清白宫接下来会做什么。这就导致围绕特朗普政府出现了各种演绎、猜测,甚至不乏混淆视听的“假新闻”。为此,白宫将信息共享范围最小化,以便找出潜在泄密者。同时,白宫继续调整和巩固自己的小圈圈政治。这正是总统“专横”或“帝王总统”的特点。

这种小圈圈政治也很难避免“内鬼”的产生。美国舆论、保守派将高级顾问库什纳(Jared Kushner)锁定为白宫“内鬼”之一,其实也是出于他同白宫战略师班农(Steve Bannon)的政见不合,属于内部权力斗争的一种演绎。甚至有一种阴谋论认为,库什纳通过“泄密”,让白宫内部公关紊乱,迫使岳父特朗普答应他此前提出的“白宫大换血”建议。

特朗普执政至今遇到的“内鬼”问题,其实和他竞选时期提到的华府官僚主义大有联系。特朗普基于其个人言行及好恶,无法凝结内部一致对外,也没有处理好信息及新闻自由、公民知情权与“何为国家机密”之间的关系。其执政团队对外限制或封锁内部消息的力度越大,外界对“白宫内鬼”关注度、对“实情”的渴求度就会越强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