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没人躲得过时光 周迅也没躲过 /

没人躲得过时光 周迅也没躲过《明月几时有》

她有一张未婚妻的脸,

和一双满是星辰的眼睛。

能让高晓松看得上的女演员不多,周迅算是一个:

“我当时在监视器前头,她(周迅)一抬眼看镜头的时候,就一下把我的心都看穿了。”

观众的评价更为直白:

“她有一张未婚妻的脸,还有一双满是星辰的眼睛,感觉她这一生永远都是在夜晚长安街上遇见薛绍的太平公主。钱钟书曾写过一个混沌痴顽的无性别儿童,幼女以上,女人未满,在人情世故的泥潭子里撒野,脱下了生活的桎梏,活得赤诚天真。这,就是周迅的模样。”

精灵少女,是周迅长久以来的标签,背后隐含着观众对周迅“不会变老”的构想。

可惜,没人能躲得过时光,正如周迅没能躲过电影《明月几时有》。

尽管演技在线,但曾秒杀众生的颜值被网友诟病,

“脸已经僵到不行,挺拔的山根全是整容的劣迹斑斑,周公子一去不回,影片中是明星周迅”。

影评人闪灵爱评价,

“《明月几时有》给周迅的特写特别让人心碎,法令纹和苹果肌看上去就像塑料浮雕,过去是一包水,现在是凝固冰,海上的风吹不化。在追求资本变现的时代,传统影星地位降格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危机感压倒性地战胜了其他欲念,何况市场对女性是如此不友好,坦然生长已非常人”。

这一年,荧幕下的少女周迅迎来了她的43岁。

一惯的人设走到十字路口,被资本拱卫的明星周迅、依然天真“能演空气和水”的周迅,会怎么选?

是靠着医疗手段和灯光辅助继续明星少女人设,还是坦然面对时光的考验、成长为一个更杰出的女演员?

她没交出答卷,但已无路可退。

“可选择的角色空间变少很正常,

为什么一定要演呢?”

周迅已经很久没拍电影了。

她的上一部大戏是两年前的电视剧《红高粱》,周迅从19岁的九儿演起,那时候观众的评价是满满的“少女感”。

高粱地里的九儿,和长安街上的太平公主、橘园的秀禾、苏州河畔的美美、张扬身边的欢子不约而同,一下子藏到观众的心底。

生动的脸庞,倔强的个性,出色的演技,这都让观众陷入错觉,仿佛周迅真如精灵一样,躲过了时光。

但《明月几时有》把观众拉回了现实,少女周迅已经43岁了,经不起大荧幕的硬光对胶原蛋白的考验。

导演李安曾说,“电影卖的就是女演员的脸,女演员难看怎么卖得出去?”

相比于电视剧,大荧幕本身就容易放大演员的面部缺陷,这也是很多小花、网红们难以进军的原因。

常言“美人在骨不在皮”,但和少女感最配的永远是胶原蛋白,而年纪渐长的周迅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灯下看美人仙女下凡来”,电视剧有阿宝色、苹果光的加持,尚能隐藏岁月。但许鞍华的现实主义电影,给不了周迅这份保障。

第一次,周迅以43岁的年龄出现在荧幕。和影片中少女感违和的面孔,甚至让一众粉丝都略有尴尬。

但这显然不是明星周迅能左右的。

在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当下,如果不想陷入鸡飞狗跳的婆妈剧,纵使周公子能演出“空气和水”,也只能维持着少女感,等着好角色的临幸。

黄觉曾在采访中说,

周迅事业上越来越往最顶端去,越高的时候参照物就越少,那种迷茫。到了一定的地方它每走一步都会很累,因为所有人都会看着她,但是她是天秤座,不容自己身形难看。

周迅,无路可退。

当下的影视环境显然没有给女演员一个岁月静好的机会,绝大多数都在小心翼翼躲避着时间。

黄磊评价周迅说,

“她是明星的一生,可她其实应该是一个更伟大的演员的一生。但她没有做这个选择,或者她没有选择。中国的电影没有给她这样的演员够大的格局”。

是的,我们没有《傲骨贤妻》,我们盛产的品种是《当婆婆遇上妈》。

就在所有人以为周迅会拼命往上爬的时候,她一句话轻巧躲过,

“可选择的角色空间越来越少很正常啊。为什么一定要演呢?”

明星周迅没有退路,而演员周迅也不再苛求。

或许,高晓松更能理解她,

“她在多年以前那些最早的戏里已经把最好的东西完全表现了,已经淋漓尽致了”。

周迅拍的最近几部电影,观众评价褒贬不一。《我的早更女友》、《撒娇女人最好命》等,小妞电影或商业片一点点消耗着周迅的人气。

她也坦言,现在的拍戏,有些是还个朋友情义,有些是更关注话题而非角色,比如《我的早更女友》,于她本人,是一个饱和度为零的角色,但这个社会话题是她想表达的。

她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影像传递一些东西,去影响一些人,尤其是小孩子。

当年的四大花旦里,赵薇嫁入豪门在投资界玩得风生水起,徐静蕾热爱并忠实于文艺女青年的一切活动,只有章子怡和周迅依然活跃在一线。

自媒体人衩姐这样评价章子怡,

“章子怡很好地诠释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太明确自己的前路,于是做起事和人来,总有一种虎虎生风、千军万马难挡我的狠劲。要狠,就要像章子怡一样狠。命运的无常在于不断变化,但这不等于我们就要乖乖地等着被临幸。”

反观周迅,被聚光灯包裹在一线咖位,她无路可退,但似乎也没有什么野心。

一个伟大的演员,不仅仅依赖演员本身,还需要同样的市场和观众与之匹配。

在这到来之前,周公子没有拒绝明星周迅的“少女感”,也没有苛求演员周迅的蜕变。

“小姐,你有一张未婚妻的脸”

编剧史航说,周迅让他想起一篇名叫《塞外提斯的未婚妻》的故事。

故事里的女主角希望嫁给《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但他已经去世100年了,但她伴随着容颜老去、一等再等。

每天黄昏,女主角都会出来散步,该回家的时候,唯一陪伴她的老女仆会说一句话,

“回去吧,小姐,不要担心明天,因为你有一张未婚妻的脸。”

史航在采访中说,周迅就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

“不是说你这一辈子没人要你才叫未婚妻的脸,是因为周迅永远是抱有期待的,期待明天,仿佛明天对她全无恶意。”

面对爱情和生活,周迅照样拿出一副无路可退的姿态。

“我可以在爱情面前遍体鳞伤,我可以什么都不要”,这是周迅的爱情信条。

“我不能想象我跟你恋爱,然后我是百分之七十,我的爱情信念就是天长地久”

她说自己一旦遇见爱情,就飞蛾扑火般奔向对方,以前如此,现在照旧,不同的是现在扑过去的速度慢了一点而言。

作为一个女明星,周迅的每一段恋情都大大方方、无所畏惧。

她曾随着窦鹏一路北漂,曾和朴树爱得死去活来,曾为当时的男朋友写同名歌《大齐》,曾说“李亚鹏满足了我对一个男人的所有幻想”……

但她轻佻吗?一点都不。

“我爱过一个人,一心想和他在一起。他说他爱我,我相信了”

这是周迅在《画皮》里饰演的角色小唯的台词,似乎也印证了本人的爱情之路。

每一次爱,都用尽全力、奋不顾身。

一路走来,如今的周公子和高圣远走入婚姻。但对周迅而言,似乎不需要祝愿任何人是她的幸福的终点。

一直保持爱的勇敢,对这个不留退路的女孩子来讲,才是最高的浪漫吧。

“她就是骏马,很放肆地燃烧自己”

陈可辛说,“像周迅这样的演员,绝对可以激发导演创作的灵感,她是所有导演的梦想”。

高晓松至今记得给25岁的周迅讲戏的那一幕,他在接受《人物》采访时回忆:

机器开着,他只告诉周迅一件事,你觉得能看镜头的时候,你看一眼。

周迅问镜头是什么,高晓松回答,是岁月,我没法告诉你到底什么时候你会回头看这一眼,看向岁月,看向你自己正在度过的一生。

周迅说,我懂了。

那一幕电影,夏雨对周迅说,你帮我给我女朋友写信,我腿摔断了,你帮我告诉他。夏雨口述一句,周迅写一句,信写到最后,夏雨说了一句“我爱你”。说给女朋友还是周迅呢?

周迅在信纸上一边写,一边读出来,我-爱-你。说完抬了下眼睛,看着镜头,一眨不眨。

高晓松后来说,

“那一眼直接看到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不骗你,那一刻我都爱上她了。”

黄觉评价周迅,说她就是一个软体动物,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性格。她就是骏马,很放肆地燃烧自己去。

老天爷赏给周迅一碗饭,小姑娘天生有灵气;周迅一抬手接住了,在名利场中、在镁光灯下,像个孩子一样玩耍着、也躲避着,保持着自己的灵气和天真。

《苏州河》的贾宏声,《那时花开》的朴树,《射雕英雄传》的李亚鹏,她用不同的身份进入角色,然后用周迅的身份爱上男主角,奋不顾身。

往往拍摄结束,她还陷在角色里走不出来,她把自己交给角色,也交给对手,无路可退。收获着秒杀众生的角色,也收获着伤疤与爱。

今天的周迅,站在演艺事业的十字路口。她没有逼自己再进一步的野心,就安安静静地停在那儿,顺手演个什么。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蜕变意义的角色”为她存在,如果有幸等到,于观众是一种幸运;等不到的话,周迅也不差什么了。

在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奋不顾身、无路可退的周迅,献出全部的自己,给爱人、给角色;也在这个过程中,保留着全部的自己,一直天真、一直追寻。

《如果爱》中,周迅饰演的孙纳说,

过去的唯一作用就是让我不想再回到过去。

这个目光一直停在明天的女孩子,从来无路可退。

如果有一天,周迅给自己留了退路,那她,便也不是周公子了。

值班编辑:庄兼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