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谈五假副部 中纪委罕见批“吃瓜群众” /

谈五假副部 中纪委罕见批“吃瓜群众”

中国司法部“首虎” 被称为“五假副部”。中共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近日撰文再谈卢恩光案,并且罕见用“吃瓜群众”批评一些中共官员。

中纪委表示,一些官员当起“吃瓜群众”,不从卢恩光案件中对照反省,反而以一种“看戏”心态,对腐败细节津津乐道。

中国司法部政治部原主任卢恩光被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陆续通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7月18日刊出《要把警示当"镜子" 别当"故事"》文章。

卢恩光的发迹之路中,街头混混、发明家、企业家、官员等多个身份交织,以至于他被中纪委形容为“假面具”过了30多年的落马官员。

他的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但卢恩光2015年仍然由副转正成为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官拜副部级。

中纪委文章提到,卢恩光官至副部的“发家史”成为许多人饭后茶余的谈资。“吃瓜群众”官员把惩治腐败的案例当作“故事”来看。

“五假副部”卢恩光简历全面造假(图源:VCG)

文章批评,个别官员对反面典型不是看他们“总开关”如何失灵,“第一次”如何破戒,反而抱着看“故事”心态对惨痛教训一笑置之。

官员把自己置身事外甘当“看客”,总觉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才叫事故。中纪委认为,这最后只能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纪委强调,利用反腐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警示教育决不能走过场、成形式,官员应当深入反思,查摆问题,有所收获。违纪者走过的歧路,自己决不能再走,要让警示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别等到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故事’时才知道后悔!”

文章最后呼吁,中共官员要摈弃“看戏”心态,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把“未病”当“有病”防,把“无事”当“有事”抓,坚守底线、追求高标准,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始终不移廉洁之心、不违党性原则、不做贪腐之事。

“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指围观并不着边际发表意见。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

随后网民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2017年7月18日,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吃瓜群众”入选2016中国媒体十大新词、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