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夹缝中生存 中印不断摩擦殃及他国 /

夹缝中生存 中印不断摩擦殃及他国

当前印度和中国在不丹、印度、中国三国交界处的对峙一旦升级,尼泊尔会站在哪一边?在新德里固执己见、而北京的言论日趋尖锐之际,这个问题将令加德满都感到苦恼。

综合媒体7月21日报道,印度陆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6月中旬开始就一直在边境地带对峙。虽然好像没有交战,但双方一直在相互谴责对方“越境”。两国此前也经常在边境地带对峙,但时间超过1个月的情况属于特例。

中国:印度是打着“保护不丹”的幌子

驻扎在不丹的印度军队(图源:AFP)

《日经新闻》7月21日报道称, 据印度方面介绍,两国军队对峙的地区是印度提供防务合作的不丹西部的多兰高地(中国称:洞朗地区)。该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尚未解决,不过中国与不丹在1990年代前达成的协议文件中表示维持现状。另一方面,中国主张印度军队越过中印边境进入了中国领地。

据印度相关人士透露,印度军队在不丹国内驻扎了1,000至1,500人,在毗邻的印度东北部部署了1万2千多人。另一方面,推测人民解放军在多兰高地内外驻扎了5千人左右,不过在中国境内待命的后方支援部队的规模不清楚。

不丹外交部的消息认为,此次摩擦的导火索是中国陆军6月16日开始在多兰地区建设可以行驶汽车的道路。印度外交部谴责称:“单方面决定3国边境的任何举动都违反(2012年达成的中印)协议”。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公开照片进行了反驳。同时强调说:“印度方面打着所谓‘保护不丹’的幌子,为其越界侵犯中国领土‘正名’”,显示出了丝毫不会让步的打算。

报道称,如果中国控制了多兰高地,连接印度本土与夹在缅甸和孟加拉国之间的东北7邦的陆路被切断的风险将升高。

印中洞朗对峙对尼泊尔意味着什么?【相关阅读:中印之间难平衡 尼泊尔的焦虑】

印度的封锁使尼泊尔迅速倒向北京(图源:新华社)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7月19日刊文称,近年来,尼泊尔倾向于在理论上与印中两国都保持它所说的“等距离”关系。自从2014年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在印度上台以来,尼泊尔与新德里的关系就起了摩擦。

2015年,为了打击尼泊尔颁布新宪法,印度对尼泊尔实施了“非正式”封锁以维护(与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印度人关系密切的)马德西人的权利。封锁对尼泊尔国内经济以及双边关系的影响近乎残酷。

尼泊尔为了生存和自救与中国签署了一连串协议。中国在2016年超过印度成为尼泊尔的最大援助国之一。中国参与尼泊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力度也突飞猛进。

在2016年底上台的新一届尼泊尔政府宣布对印度和中国采取“等距离”政策。这表明尼泊尔认可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时与印度保持友好关系。而现政府延续了这一政策。

然而,尼泊尔不利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和经济依赖性使得它在地缘政治危机时期很容易受到伤害。在较大邻国之间的双边角力中,尼泊尔经常陷入与它毫无关系的争论。2017年印中关系的寒意尤其严重。随着两国在不丹、中国和印度三国交界的狭窄地带展开对峙,现在事态已经白热化。

印度与中国的较量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消失。洞朗对峙起到了强有力的提醒作用:对一个像尼泊尔这样处于不利地理位置的国家来说,真正保持中立的唯一方式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