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民进党执政下 哪个语言最“大”? /

民进党执政下 哪个语言最“大”?

自从蔡政府上任以来,各部会首长都提倡“多元”,多元的声音、多元的语言,但这“多元”也会引起部分人的紧张和反弹。目前《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已三读通过;《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也历经多次公听会,即将送到行政院。因民进党在国会席次占优势,所以台湾媒体普遍认为,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后续三读通过,指日可待。

依据《国家语言发展法》,台湾文化部的意思明确,台湾各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语言及台湾手语,国家语言是种复数的概念,语言一律平等,国民使用国家语言,不得予以歧视或限制。学校老师未来如果用母语教数学,就有法律依据。

话说的漂亮,但仍有诸多疑点。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前两天文化部办的“国家语言发展会”公听会上,不少闽南语代表忧心“台湾话会消失”,在场的一位原住民代表表示,若看语言消失与否“是以闽南语现况为标准”,那与闽南语相比下,原住民语言早就死亡了。

这份《国家语言发展法》不过是草案、具体如何都还是未定数,为何能产生不小的争议?这可以从两点来探讨,第一,台湾社会意识型态分化明显,对绿营而言可能是“保护多元语言”,对蓝营而言却会变成“去中国化”。

第二,客家话、原住民各族的语言等是“多元语言”甚至是“濒临消失的语言”,都值得被尊重,但在人数上与闽南语的使用者相比少了太多,特别许多民进党人的背景都以闽南语为主,在国家机器的运作下,仍可能造成“大者恒大”。

去中国化与否,算是意识形态的争执,没有谁对谁错,在此先摆在一边。但“大者恒大”却是如今执政的民进党要警惕的。

蔡政府上任后,各种“去中国化”的争议在台湾内部频发生(图源:中央社)

其实台湾南部多数民众都能流畅使用闽南语,而“国家语言发展法”的初衷是“希望促进台湾各族群母语继续保存”,许多陷入消失危机的是部分台湾原住民族群所使用的语言,闽南语恐怕现阶段并没有陷入消失的危机。

也就是说,台湾文化部此次将“拯救濒临危险的语言”与“发展闽南语”混在一起,才是引发争议的关键点。正如台湾联合报的评论,“这次民进党执政,再推国家语言立法,条文大多虽只是宣示性,也没罚则,预料不至于对台湾的语言板块有太大冲击,但背后可能造成的各种争议,会不会反而独尊主流语言、加速少数语言消灭?”

过去国民党威权时期强推国语教育,在校园里本省孩子讲闽南语会遭受处罚,或许这在部分民众看来属于“团结国家”,但在手段上却难以服人。后来本省菁英执政,自2001年起,台湾教育部就规定国小一至六年级学生,必须就闽南语、客家语、原住民族语等三种本土语言任选一种修习。2003年扁政府想制定“语言平等法”,但因为政治意味浓厚、且当时国民党在立法院仍有优势,最后不了了之。

如今时空背景转换,国民党已无力阻止,台湾文化部打着“保护多元语言”、明定“保障学龄前幼儿国家语言学习之机会”,将母语教学提早至幼儿园。当然,文化部也表示,需要公听会、凝聚社会共识,且师资也是一个问题,但仍造成社会震撼。

针对《国家语言发展法》的争议,文化部长屡屡灭火(多维记者:杜晋轩/摄)

就如同昔日“被迫讲国语”的本省族群,时空背景虽转换,但国家机器仍可能照着自己意愿排挤其他族群,因此,蓝营、外省人忧心“去中国化”,原住民抗议“发展闽南语?原住民语才要消失”。许多民众或多或少会联想──民进党政府借着各种正义的名头,藏着“壮大闽南语”的私心。

在此无意猜测台湾文化部推出这份法条草案的初衷,希望真如文化部长所说,是“尊重台湾的多元性”,但有执政优势的民进党,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世界各地都有太多太多,打着“多元”的旗号、最终沦为“一元”的真实故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