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共始料未及的新动向? /

中共始料未及的新动向?民族矛盾忽成焦点

北京时间7月28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这是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国家统一和民族进步》之后,该报所发第二篇有关“民族”议题的长篇大论。

《人民日报》的文章安排一般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用意,这两篇文章的接连发布,其实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中“民族”及其相关因素的矛盾和争议。对此,中共已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动作,不过或许在中共十九大后才能出现直面和解决各类深层矛盾的时机。

令中共意外的舆论动向?

《人民日报》27日的文章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背景、现实原因和积极意义,并提出同时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28日的文章则重点定义了历史上各个民族争斗、迁移,特别是相互融合的几个关键时期的性质,强调培养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期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民族和宗教问题一直存在很敏感(图源:新华社)

分析人士指出,继中共十八大前后许多网络大V被整顿和“左”“右”之争退潮后,民族和宗教问题逐渐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可能也出乎执政者的预料。

长期活跃于舆论前线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不久前的一段视频中说,“清真问题这几年在中国舆论场上越来越高度敏感,令很多人始料不及。”

“清真”,原是中国道教词汇,后被理解为中国伊斯兰教语境中穆斯林可食之物。有关“清真”的争论,是中国社会中“民族”“宗教”等矛盾的其中一个体现。

官方的反馈与管控

不过,一线执法者和管理机构已然迅速作出了反馈,并且形成一套应对方案。

《人民日报》这两篇文章的出现应是有意为之,大体可以视为官方针对有关争议所作出的一次比较权威的定论,至少是官方立场的展示。

在此之前,则已有许多限制性的管控规章或手段出现。

其中之一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6月30日通过《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对“民族”、“宗教”等议题作出宽泛而严格的限制,所禁止内容包括“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的”,“危害宗教和睦,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含有伤害民族感情的情节、台词、称谓、人物形象、画面、音效等”,“表现伤害民族感情的民族战争、历史事件”等等。

第二件是中国官媒新华社于2016年发布的新闻报道禁用词,并于近期发布了第二批。有关“民族宗教类”的禁令共有8项,其中4项涉及伊斯兰教,被认为有所偏袒。其实这也反映了当下社会和舆论争执的焦点。

对“民族”“宗教”等方面的舆论管控手段仍以压制为主调(图源:新华社)

另外也有迹象显示,一些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或许意在淡化矛盾,也是以禁为主。例如,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条微博显示,名为“范睢”的写作者提及“五胡乱华”一词时,被官方管理者称为“旧史学观点”,要求将其改为“少数民族南下”。

政治考量背后的历史虚无主义?

分析人士表示,中共在“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限制,与近年加强舆论管控的趋势相一致,也可视之为其中的一部分。

不过,与其他管控举措一样,以压制为主调的这些管控手法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争议点主要集中于两点,一个是对特殊权益的过多照顾,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一时间难以尽去;另一个是为维持“团结”“和谐”的局面而不惜剪裁和遮掩历史。

比如《人民日报》7月28日的文章称,“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其中共有五次民族大迁徙、大互动、大融合。”“每一次融合之后,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展现出新的面貌和新的姿态。”

上述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这类宏观的表述背后,都有意隐去了当时民族融合过程中所发生的悲剧与史诗。以至于中国学校教育与公开文学作品中,也都回避了相关内容。中国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似乎仅剩明朝以后与日本的交战史可供寄托了。

其实,如果按照目前官方处理民族问题的逻辑,如果日本在二战中完全占领中国,亦有合理的解释美化当年对中国人民的屠杀行为,展现中国的抗日救亡的故事则属于“伤害民族感情”,甚至有“破坏民族团结”之罪而需被禁止。

本来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与文学,都因为政治因素被裁剪、被遮掩,这种执政与管理思维应该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也有观点认为,基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复杂情况,目前或许也没有良好的应对之策。特别是在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的时间点,其加强舆论管控、防止矛盾展现有政治方面的压力。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奠定新的政治格局,亦会出现直面各种深层矛盾的时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