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特朗普找到了正确使用金正恩的方式 /

恭喜!特朗普找到了正确使用金正恩的方式

当地时间7月28日23时41分,朝鲜继7月4日之后第二次试射导弹。该导弹由慈江道一带向半岛东部海域方向发射,飞行约1,000公里后落入日本海。美国军方评估该导弹为洲际弹道导弹(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简称ICBM)。该导弹是否表明朝鲜已经具备威胁美国本土的能力,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

美东时间7月29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个人推特对中国表达了失望之情:“我对中国相当失望。我们过去愚蠢的领导人们,已让中国每年从贸易中赚走数千亿美元”,“然而,他们对朝鲜什么也没做,只是说。我们不会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中国本可以轻松地把问题解决的!”在笔者看来,特朗普在任职后的半年时间内,已经通过摸索、试错,逐步学会了“正确使用金正恩”的方式。

新总统上任三把火蛮牛闯入瓷器店

读者们应该会记得,特朗普在去年的总统竞选期间,以及当选总统后,每每提到朝核问题都会咬牙切齿,誓将其彻底根除不可。当然,其间也偶尔发出诸如“要和金正恩一起吃汉堡”之类的看似缓和的小清新言语,不过很快不是被他自己发出的威胁就是被小金点的“炮仗”所打脸。

特朗普以强硬姿态怼朝鲜,自有其原因。首先,从政党政治、选举政治的角度讲,这是贬斥奥巴马(及其民主党继任者)的必要。在朝鲜问题在美国政界、舆论界已经高度安全化(securitization)的背景下,问鼎总统者有必要将“处理朝核问题不利”的责任扣在对手头上。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尤其中后期,美国对朝鲜基本实施“战略忍耐”(strategic patience)。也正是在这同一时期,金正恩上台,并在其父祖基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拥核的步伐,并顶住不断加强的国际压力,取得了远超其父祖的“核武业绩”。这些都被特朗普成功地塑造成奥巴马(及整个民主党阵营)对朝“不作为”、“太软弱”的铁证。

除了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朝鲜步步紧逼的核实战能力升级,也是促成特朗普采取强硬立场的重要原因。遥想2006年,朝鲜第一次进行核试验,当天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助手们便给外国首脑打电话,安慰这些震惊的盟友。助手们说,“这次试验大致失败了,只是朝鲜政权试图引起注意力,发出的一声当量1,000吨的呼喊,而且还搞砸了。朝鲜既没有导弹弹头,也没有可靠的投送系统,而且永远不会被允许拥有这些。”

十一年过去了,朝鲜无论是核武器还是弹道导弹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最早的800公里Scud B/C/ER到1,300公里的Nodong,再到如今“洲际”(intercontinental)级别的KN-14(估计在10,000公里)和KN-08(11,500公里左右),朝鲜一次次用数据打脸列国政要、专家。

可接下来的问题是,特朗普此前那种赤裸裸的威胁,有效吗?

战争威胁是唯一能触动金正恩的外部压力但特朗普面临内外掣肘

事实证明,相较于经济制裁、国际谴责等外部手段,战争、或者可信的战争威胁,是目前唯一能够触动金正恩,并迫使其对其核武、导弹计划进行调整的手段。最有说服力的案例就是数月前,特朗普与习近平在海湖庄园进行会晤。会晤期间及其后两国领导人所发布的信息,让外界普遍猜测中美两国可能在朝核问题上达成某种交易或者妥协。显然,会晤本身就已经触怒了金正恩。早在会晤前,外界就普遍预测,在此后的朝鲜“光明星节”期间,金正恩会按照惯例试爆核弹,以资“庆贺”。然而,并没有核弹试爆。金正恩在发出语言谴责后,进行了导弹试射。这种“改核为导”的做法一直持续到今天。

对此,有专家评论,朝鲜的核武器水平已经被提升到一定水平,故不需要再做更多的测试了。这或许是一个可能的原因。但同时,鉴于导弹试射对国际社会,尤其是美韩等国的刺激要小于核试爆,金正恩的这种转变也往往被看作是一种妥协。

接下来的追问是:既然战争威胁如此有效,为何特朗普不会继续下去?

首先,鉴于当下的中美关系和东北亚安全角势,我们可以暂时把半岛真正发生战争这一选项排除。那么接下来将集中讨论“战争威胁”的效用。我们从小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威胁、恐吓,是不能用的太多的,使用过于频繁就会失去效力。特朗普面临的内外掣肘,使得他不可能得心应手地重复使用战争威胁这一手段对付朝鲜。

在内部,民主、共和两党内的建制派无时不在挑着他的刺儿,不仅在朝核问题,包括其他如美俄关系、美中关系等议题,都会分散特朗普的战略定力——而战略定力(strategic focus)是特朗普实现、推进对朝强硬政策的先决条件之一。

在外部,恐怕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中国。在习特峰会后,包括国内的不少学者、政策界人士都认为,中国(应该/已经)在朝核问题上向美妥协,转而一方面对朝更加强硬,一方面默许美国动武。可是,短短几天后,随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口风的微妙转变,此类猜测瞬间化作泡影。中国重申了“维稳/不战”优先于“去核”的老立场,只是在对朝制裁上多出了一些力气。这其中的具体原因,大抵属于高层机密的范畴,我们作为学者不便于过多猜测。但对半岛战争所造成的核危机、难民危机,以及对半岛均势现状的改变等担忧,可能是解释中国立场微妙变化的切入点。

因此,在中国明确反对的情况下,特朗普再对朝发出“动武威胁”就势必成为“empty threat”(空头支票式的威胁)。这不仅无助于胁迫金正恩就范,反而会强化金正恩的自信与权威,使其更有底气做进一步的试探,同时削弱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话语权。这种国际舞台上的失败,传导到美国国内,经过观众成本(audience cost)机制的转化,会成为国内政治压力,削弱特朗普派系的执政基础。显然,这种结果是特朗普必须避免的。那又该怎么办呢?

朝鲜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强化美日韩同盟+萨德入韩+离间中朝、中韩

特朗普在进化。慢慢地,或许也是在左右幕僚的提醒下(包括建制派外交圈人士),他似乎看明白了朝核问题的门道,那就是金正恩的重要价值。留着金正恩,但又保持美朝间的敌对关系,不断刺激金正恩,促使其做出更加攻击型的姿态,以便对美国的亚洲盟友构成足够威胁,于是美军的亚太存在、美日-美韩同盟的合法性也就不言而喻、不证自明了——这些都是历届美国总统不断强化“朝鲜威胁论”的老伎俩,不足为奇。特朗普不过是刚刚学会运用这一招。

但特朗普也有创新,那就是将“朝鲜威胁论”与“中国责任论”搭配使用,疗效更佳。这是因为,特朗普面对的朝鲜,不同于他的前任——当下的朝鲜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可信的、建立在“两单合一”基础上的核威慑力。那么他就必须面临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关于“美国为何不制止金正恩的疯狂行为”的质疑。可是,一时半会儿,美国第一拿不出足够的军事实力确保一次性对朝鲜成功实施斩首和去核行动,第二,美国尚无法压服中国就范,即默许美国对朝动武。

美国的军事实力显然是大大强于朝鲜,但是在对朝动武一事上,美国必须有确切的把握同时达成三个战役目标:一、成功对金正恩斩首(从近十多年的美军表现看,在开战初期成功实施斩首的案例几乎没有);二、成功占领朝鲜核设施(而不是简单的炸毁。核设施不同于其他设备,以物理手段从外部炸毁,其放射性污染将对地区生态产生毁灭性打击);三、成功摧毁朝鲜部署在朝韩边界的精锐部队(否则数万门大炮会将首尔变成一片火海;美国如果不能确保此点,那么首先反对对朝动武的将不是中国,而是其盟友韩国)。

综合上述两点,既然美国第一,无法对朝动武,第二,由于第一点而导致其对朝鲜“威胁动武”缺乏可信性,故而失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就必须找到一个替罪羊,为其所并不期望、不情愿可是又不得不重新启用的“对朝战略忍耐”找到一个合法性说辞。谁最适合做这只替罪羊呢?放眼望去,六方之中,唯有中国最合适。

于是,我们看到,特朗普一方面继续高举“朝鲜威胁论”的大旗,和其前任一样享受着“战争(威胁)的红利”——通过不断刺激朝鲜来迫使朝鲜做出攻击姿势,然后转而以此为由强化自身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及其合法性,强化美日、美韩同盟,包括不久前迫使文在寅允许剩余4架萨德发射车部署韩国。同时,拉拢韩国的举措不可避免的将离间中韩关系。

另一方面,特朗普又高举“中国责任论”的大旗——这面大旗本来并不新鲜,很早就被西方用于经济、贸易、环境等领域,但在朝核问题上大做文章,确属特朗普的“首创”——来为自己无能、无力实现朝鲜“去核”,并在事实上不得不重新启动曾被他嗤之以鼻的奥巴马式“战略忍耐”开脱、背书。用其利,而避其害,特朗普以商人独有的狡狯,终于找到了正确使用金正恩的方法,恭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