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对中国删300多篇文章深表关注 /

《中国季刊》:对中国删300多篇文章深表关注

剑桥大学出版社隶属剑桥大学

研究中国的学术圈近日流出消息,指剑桥大学出版社已经在中国的网站删除300多篇在《中国季刊》发表的文章。不少学者表示,此次事件将会打击学术自由。《中国季刊》总编对中方做法深表关注和失望。

《中国季刊》总编提姆?普林格莱(Tim Pringle)电邮给BBC中文的一项声明表示,“我们对中国进口机构删除该季刊300多篇文章和书评深表关注和失望。我们还要指出,这一限制学术自由的做法并非孤立举措,而是在整个中国社会继续实施限制公众参与讨论空间的政策。”

声明强调,“《中国季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国研究期刊。该刊发表的文章都采用严格的双盲同行评审机制(Double-Blind Peer Review),具有最高的国际水平。来自全世界学术机构的学者选择在《中国季刊》上发表文章,就是因为我们具有高标准和很大影响力。目前,中国大陆学者投稿的数量迅速增加,我们能反映中国这项”走出去“的政策感到特别高兴。”

提姆?普林格莱的声明指出,“《中国季刊》优先考虑的是其作者和读者以及维护学术界学术自由的责任。因此,我们将努力确保刊登在该期刊上的文章获得尽可能多的读者。不论任何主题,我们都将继续努力,维护我们的学术水平,保持我们的影响力。"

此前,网上流传一封由《中国季刊》总编提姆?普林格莱写给编辑委员会的电邮,指剑桥大学出版社应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网站抽走逾300篇《中国季刊》的文章及书评。

电邮中指,需要抽走的文章大部分与天安门、文革、西藏、新疆、香港及台湾等等有关。另外,需删除的文章出版日期涵盖近数月至1960年代。

普林格莱说:“剑桥大学出版社通知我们他们已经在中国网站上删除这些材料,避免整个网站在中国被关掉。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其他出版社亦有相同遭遇。”

不过,普林格莱说,他曾接触其他中国研究学术期刊的编辑,未有听闻其他期刊接到这样的要求。

另外,普林格莱邮件中说,剑桥大学出版社几个月前亦收到中国当局删除过千本电子书的要求,唯当时未有包括学术期刊。

《中国季刊》编辑提姆?普林格莱(Tim Pringle)写给编辑委员会的电邮

剑桥大学出版社证实事件剑桥大学出版社向BBC中文确认,已从网页移除相关文章。

声明指:“我们可以确认我们收到从中国一个入口机关的指示,在中国移除《中国季刊》个别文章。我们接受开初的要求移除文章,确保在这个市场内的研究人员及教育界人士能使用我们出版的其他学术及教育类的材料。”

“我们现在、将来都不会主动审查我们的内容。当内容的更大可得性有风险,我们才会考虑闭屏个别文章(当我们被要求的时候)。”

“我们不会改变出版的性质,好让中国接受内容。”

剑桥大学出版社指,近期越来越多类似的要求,令出版社感到忧虑。下周北京书展时将与相关部门讨论有关事宜。

“中国与其他地区的审查问题并非短期问题,需要长期的手法。”

“思想及表达自由是我们作为出版社的信念,但剑桥大学出版社及其他国际出版社面对审查的挑战。”

测试结果BBC中文记者实测《中国季刊》在剑桥出版社官网的搜索引擎发现,关键词“Tiananmen Square protest”(天安门广场示威)在中国国内的搜索结果为73个,中国境外为126个。

关键词 “Taiwan independence”(台湾独立) 在中国国内搜索得出328个结果,中国境外有368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