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为何邀请泰国参加金砖峰会? /

中国为何邀请泰国参加金砖峰会?

9月2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新闻中心正式开放,中外记者云集厦门。金砖厦门峰会在国内外媒体的热度也持续上升。

《人民日报》9月3日用两版刊登“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特别报道”,介绍了中外领导人对厦门会晤的期待。

2017年9月3日《人民日报》第五、六版

新加坡《海峡时报》刊登题为“金砖峰会聚焦贸易自由化”的文章,文章援引卡内基印度主任Raja Mohan的观点,认为“西方在政治经济上都遇到困难,这赋予金砖集团以更大的重要性。”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截图

文章认为,除了中印关系的波动值得关注之外,金砖国家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也是一大挑战。文章认为中印经济表现抢眼,而巴西和南非正在经历经济危机,这影响了两国为金砖集团做出贡献的能力。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的一大焦点是通过创设自由贸易区并达成贸易便利协议,以达成贸易自由化。另一大焦点是建立人员交流机制,强化成员国之间的联系。

香港《南华早报》更是援引路透社消息直接指出,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领导人齐聚厦门,中国借此机会展示了其全球化支柱的地位,以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截图

参加本次峰会的除了金砖五国,中国还邀请了塔吉克斯坦斯坦、埃及、墨西哥、几内亚、泰国等国家。香港《南华早报》的《本周亚洲》(This Week in Asia)栏目对此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中国为何要邀请泰国参会?该栏目还给出线索:它的经济出人意料地成功(ITS SLEEPER HIT OF AN ECONOMY)。

《本周亚洲》栏目截图

作者援引分析家观点称,泰国作为一个伙伴曾在南海争端中帮助中国,另外泰国收到北京的邀请也体现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位置。世界银行曼谷办公室资深经济学家Kiatipong Ariyapruchya认为:“泰国可以在地区的经济整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即使政局持续不稳,“但泰国的经济并不存在根本性的问题。”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了出口,加上微笑之国吸引了大量游客,泰国经济去年实现了3.2%的扩张,今年的预计增速将达到3.5%-4%。

此外,去年泰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30亿美元,这使得泰国在众多邻居中的重要性上升,这也是泰国总理受到邀请的原因之一。重要的因素还有交通,曼谷Kasikorn研究中心的研究员Bin Huang认为,泰国是中国企业的在这一地区的交通枢纽。本次峰会上,泰国总理巴育有望签署一段连接曼谷和昆明铁路的协议。最后,也有学者认为,泰国获邀并非仅仅是经济原因,中泰两国的安全联系,“泰国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支持”,也是原因之一。

在“金砖+”取得国际认同的同时,印度媒体也暂时放下对中国的偏见,援引印度总理莫迪的言论表示,希望金砖峰会能够取得积极成果。

《印度时报》网站截图

另外,美国《福布斯》杂志也老调重弹,刊登文章“面对事实吧,中国完全拥有金砖集团”。

《福布斯》杂志网站截图

文章列举了金砖五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巴西航空工业的制造商在中国南方设厂,俄罗斯投资银行VTB资本于2015年在上海开设分部。印度的塔塔钢铁在中国有两座钢厂,另外塔塔咨询服务也与中国企业多有往来。南非企业Old Mutual下属的金融服务曾在中国立足。此外,中国葛洲坝集团斥资2亿美元收购巴西一家供水企业全部股权、小米进入俄罗斯手机市场、中石化在3月花9亿美元签约收购雪佛龙南非75%的资产……

文章据此总结,金砖五国中有的国家在出手资产,有的国家在购入资产。在全球金融和贸易方面,其余四国的比例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比,因此得出中国“拥有”金砖集团的结论。

但这一观点似乎遭到了英国《金融时报》作者的隔空回击。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截图

在这篇题为“破除关于金砖集团的十大迷思”(10 myths about Brics debunked)的文章里,作者人大重阳研究院王文和关照宇对“金砖失色论”、“外金里砖论”、“空谈俱乐部论”、“机制无效论”、“金砖无芯论”、“中国独大论”、“金砖革命论”、“金砖失和论”、“金砖排他论”、“金砖务虚论”等十大论调进行了全面驳斥。

对上述的“中国完全拥有金砖集团”的论点,作者表示中国虽然在经济实力上一家独大,但是金砖国家并不是“以块头论英雄”的地方。金砖国家讲求民主,追求投票权的平等。相比于G7机制中的美国独大,金砖机制更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也全文发表于中国媒体《参考消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