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安倍“吐血”,莫迪笑,这是为了 啥? /

安倍“吐血”,莫迪笑,这是为了 啥?

印度总理莫迪参加金砖峰会刚刚回国,便忙着准备迎接想必期待已久的东方客人:安倍晋三。

9月13日,安倍访印。

2012年安倍二度上台以来,算上国际场合的会面,这已经是两国领导人的第10次会面。

伴随着一揽子成果,这第10次会面被认为卓有成效,甚至有媒体称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

值得提到的是,安倍此次并没有直飞印首都孟买,而是降落在艾哈迈达巴德——莫迪的家乡。意料之中的,莫迪亲赴机场迎接并用一个“熊抱”让远道而来的日本首相感受到了南亚大国的热情。

莫迪迎接安倍晋三送上熊抱

在一派融融欢乐景象背后,各界媒体无疑都点出了两人紧握在一起的双手所指向的共同目标,中国,这个日印两国共同的邻居。

画风清奇的亲密秀

政知道是一只不挑片儿的电影杂食动物,不得不说,印度电影哪怕是类型片,也都有着伴随歌舞音乐而来的神秘魔力。当然这并不稀奇,但政知道万万没想到,这种心旷神怡的喜感竟然延伸到了正式的外事活动中。

下了飞机,安倍并没有被安排进入轿车,而是换了印式衣服、上了“花轿”,跟着莫迪一起观赏了沿路8公里的路演,可政知道真的没弄明白到底谁才是主角?

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画风:

路演迎接安倍

除此之外,莫迪自己似乎无法压抑住对安倍到访的激动,除了机场熊抱,安倍访印之前莫迪就在Twitter上用日文、英文进行“预热”。

莫迪连发推文

看热闹之余,各种细节都不难体现出,两国领导人欲意推动两国关系更进一步。在这样的“宗旨”之下,亲密秀背后一系列“干货”协作同样不断向前推动。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举措背后似乎都隐约藏着指向中国的矛头,换句话说,中国的存在,促使日印走到一起。

《印度快报》12日援引专家的分析称,洞朗对峙结束后,印度和日本的伙伴关系将是“组成一个大的抗衡中国联盟的基石”。有趣的是,普华永道此前曾预测,美国经济总量在13年后将被中国赶超。2030年时的排名将是:1.中国2.美国3.印度4.日本。

新干线在印度落地

“希望印度正在规划的其余6条高铁线路也采取新干线模式。”安倍对莫迪这样表示。的确,他有说这个话的资本。此次访印,安倍行程中一个重要事项就是出席印度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之间500公里高铁项目开工仪式,无疑这条线路是日本对印度的“出口”。据悉,这是日本第一次将新干线系统整体打包输出。

随着中国的高铁技术突飞猛进,有媒体指出高铁领域同样是中国和日本在印度这片土地上竞争的重点。而印度,目前作为经济增长速度数一数二的发展中大国,被认为是未来最值得期望的高铁市场。

莫迪安倍一同参观日本新干线

实际上,这条即将开工的高铁,日印双方在两年前就已经签订协议,按计划将在2023年通车。届时,将把两地原来8小时的路程缩短至2小时。

政知道注意到,安倍在奠基仪式上没忘了夸耀新干线“零死亡”,这的确触碰到了印度的敏感神经。要知道,印度在2012年一年死于铁道事故的人数就达到1.5万人,统计显示目前印度每天乘坐火车人数超过2200万,一种天天“春运”的即视感。

日本付出血本有些“出格”

许久以来,引进高速铁路技术,成为印度最热衷的事情之一。但高铁不光技术含量高同时“寸米寸金”,有意思的是,铺设第一条高铁,印度没钱。

有印度铁道官员曾表示,“愿意提供高铁技术的有很多家,但同时能提供技术和资金的只有日本一家。”根据报道,为了获得这个项目,日本向印度提供了约1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贷款利率为0.1%,偿还期限最长为65年。这样的“赔本”买卖,除了开拓市场的考虑,不禁让人嗅出点政治意味。

给钱给技术为印度修高铁,这只是两国深化准同盟关系的一个代表。实际上,在其他许多领域,两国的协作均走上了新台阶,甚至有些“出格”。

和高铁项目十分类似,两年前两国签署的《日印防卫装备和技术转移协定》在此次访问中同样获得实质性突破:两国或将签订首笔军售订单,采购目标为日本US-2水陆两栖飞机。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US-2水陆两栖飞机

日本海上自卫队称,此飞机由于采用了目标搜索雷达、前视红外夜视装置及“海上霸王”雷达,有能力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执行巡逻、救援和反潜等多种任务。这似乎和两国军演增设反潜项目不谋而合。

除了军售,日本还意欲和印度进行核领域合作。这在军事专家张召忠看来,是比军售、共享情报来的更“猛烈”的合作。

2016年11月,两国签订了民用核技术方面的合作协议。按照该协议,日本的日立、东芝和三菱等企业将可以向印度出售核电站。不过,由于印度至今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也不是核供应国集团(NSG)的成员,日印之间的核协议也成为日本第一次与非NPT国家签署此类合作协议。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认为,日印民用核技术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日本首次在防止潜在武器技术扩散这一核心外交政策原则上做出妥协”。

“亚非发展走廊”抗衡“一带一路”?

除了上述几个具体的合作项目以外,更让媒体关注的是,日印双方谋划的区域经济合作倡议“亚非发展走廊”(Asia Africa Growth Corridor,简称AAGC)。

在AAGC框架下,日本将在未来3年内提供30亿美元的投资,印度将在未来5年内提供10亿美元的投资,建设一条从非洲西海岸到非洲东海岸,再经西印度洋诸岛国,最后延伸到印度的经济走廊。在这一区域内,印日将与各伙伴国合作,兴建基础设施、发展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和人力资源、开展人文交流和一系列合作项目等。

“日印倡导的AAGC,有着明显的地缘政治色彩,”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对媒体表示,“其抗衡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诉求非常明显,而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和效益则被放到了第二位来考虑。这也限制了这一倡议的实施前景。”

的确,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很像,印度也寄希望洒下一把“种子”任其生根发芽,但这种子可能象征的并不是共赢、共享。

张召忠在其个人节目《局座时评》中表示,AAGC意欲串联起印度西部港口贾母纳格尔和吉布提两地,以此强化其在非洲的影响。对抗中国的意味十分明显,同时拉上日本在这个地区投资,虽然表面上是基建一类的民事项目,但是日本势力进入这个地区,无疑会让形势复杂很多。

和这个做法类似,印度同样将国内几个重点区域向日本开放投资,包括临近洞朗地区的印度东北部。有分析认为,印度需要借助日本的技术、经济实力,而日本则希望在亚太地区一些议题上获得印度“力挺”,双方互有所需。

不难预料,印度或许会在以后一段时间内成为对“蠢蠢欲动”的日本最为买账的国家。政知君注意到,先于安倍几天就已经到访印度的日本自民党总裁外交特别助理河井克行本月5日在首都新德里发表演讲,他表示“已到应认真讨论让自卫队拥有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时候了。”

值得注意的是,河井克行看来是一个很会演讲的政客,在表达这个看似“出格”的观点时,不忘先触碰印度的敏感神经。他提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世界上局势紧张的地区,双方持有几乎相等数量的中程弹道导弹,形成相互威慑制衡的关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