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2017,中国经济还有哪些悬念? /

2017,中国经济还有哪些悬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分季度来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

2017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6.9%的增长速度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从短期来看,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有微弱的下滑,但不会太多。

“三、四季度实现6.7%、6.8%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我们是有信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为,中国能实现6.7%到6.8%的增长。”徐洪才说。

为何会下滑?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结束近5年的持续回落,连续三个季度增速企稳回升,一次次超过预期。

在徐洪才看来,这些现象说明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短周期的反弹。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周期未来呈L型:到2020年经济增速下滑到6.5%,2025年下滑到5.0%,2030年为4.0%。

“到2023年,实现人均年收入1.2万美元,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到2027年GDP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徐洪才指出,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各种比较优势、资源等条件决定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将是一个中高速的增长。

他还指出,除了中期的周期因素,如依靠出口拉动、要素投资等模式不可持续之外,从短期来看,今年五月以来我国投资的需求侧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个是房地产的投资逐渐回归理性。过去同比增长10%、20%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可持续,现在速度回归到理性的水平,大概7%左右。经济增长6.8%,房地产投资增长7%,应该说是合理的。”

对于今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走势,徐洪才认为不可能大幅度的下跌。“因为有一些刚性需求。比如,农村城镇化还没有完成,而老百姓的收入在增加,这种刚性需求是存在的。另外,还有来自基建投资的需求。”

徐洪才坦言,虽然大家对基建项目资金到位有点担忧,但是总体来看,“未来几个月我们的投资能够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8.3%到8.5%,消费大概增长10%以上,加上外贸进出口情况,今年明显比去年好得多,这些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物价会上涨吗?

2016年9月以来,我国生产价格指数开始出现了正增长,结束了54个月的通货紧缩。那么,生产价格指数的回升,是否会导致物价水平上涨?会不会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徐洪才认为,不会。他指出,首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相对稳定,其中,以石油价格为代表,未来三五年之内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也不会出现明显下跌。

他解释道:“从供给角度,现在不光是传统化石能源供给,一些新能源的供给,如非化石能源和绿色能源也很充足的。此外,技术进步也对能源价格产生了制约。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成本下降,并由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石油出口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

徐洪才指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也不支持物价上涨。未来几年,国际油价相对平稳对中国是有利的。

“因为中国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我们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正处在爬坡过槛的阶段,对能源的依赖还很强,需要大量进口。所以,这个相对低的价位对我们未来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虽然判定未来中国物价不会上涨,但徐洪才认为,工资上升仍然是一把双刃剑。

“从制造业来看,因为用工成本的上升,导致一些制造业已经转移到海外,出现了空心化迹象。但是另外一方面,工资上升也是一个必然现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也是必然趋势。”

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创新驱动、新动能培育来抵消这种成本上升,是未来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