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花花公子创始人去世 64年品牌风雨飘摇 /

花花公子创始人去世 64年品牌风雨飘摇

出版业抵挡不了互联网的冲击。

今日,社交媒体率先爆出花花公子的创始人休·海夫纳去世的消息,随后《花花公子》杂志的官方账号也在社交媒体上确认了此消息,海夫纳享年91岁。

休·海夫纳是一位美国实业家,杂志出版商,是世界着名色情杂志《花花公子》的创刊人和花花公子企业的首席创意官。在海夫纳的带领之下,花花公子风靡全球64年,他的兔女郎商标,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随着海夫纳的离世,他创立的花花公子的品牌很有可能易主。这个带着鲜明特色倡导性开放的先锋品牌在经历了时代变迁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互联网让传统出版业的衰退更明显,《playboy》(花花公子)也不例外。

因为梦露结缘出版业

海夫纳1926年生于美国芝加哥的一个中产家庭,由于家风保守严谨,海夫纳的童年时代过的十分压抑。海夫纳的学习成绩一般,不过他能写善画,在上高中时创办了校报还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1946年海夫纳从军队离开后就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艺术。从学校毕业后,几经工作上的辗转,海夫纳成为了一名出版商。

1953年,一个名叫玛丽莲·梦露的女孩找到出版商海夫纳,这个当年刚刚崭露头角的模特受人威胁要公开裸照,她不愿受人胁迫,干脆把这张照片卖给了海夫纳。27岁的海夫纳向亲友借了8000美元,花500美元买下梦露半裸照的版权,以一张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做封面,在自家厨房里剪剪贴贴,创办了《花花公子》, 每份定价50美分。

连海夫纳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下一期,因此在这份创刊号上甚至没有标注出版日期,奇迹的是这本刊物售出53991册,花花公子一炮打响,没过多久彻底成为全美最畅销的杂志。

到了1970年代,《花花公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全盛时期,曾创下单期700万本的销售纪录。海夫纳曾开玩笑说:“三大文明发明是火、车轮和《花花公子》”。一些着名模特如纳奥米·坎贝尔、辛迪·克劳馥,以及好莱坞明星莎朗·斯通、金·贝辛格都曾上过杂志封面,而且以此为荣。

伴随着花花公子杂志一同发展的,还有旅馆、赌场以及花花公子俱乐部。兔女郎式的服务员和热辣的舞蹈,使俱乐部的连锁店犹如雨后春笋一样,从美国东海岸蔓延到西海岸,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连锁夜总会。1971年,花花公子登录资本市场。

沦落后的私有化

70年代的巅峰时期过去后,《花花公子》很快就陷入了瓶颈,随着网络色情文化的兴起,更是使《花花公子》备受重创。

1982年,克里斯蒂·海夫纳女承父业接手花花公子公司,克里斯蒂刚刚接手CEO时公司亏损520万美元。到2001年,这一数字已达近3000万美元。

此后,克里斯蒂对花花公子进行了改革,卖掉或关闭了一些不盈利的企业,清除部分亏损的业务,还购买了仅限成年人收看的有线电视网Spice和Vivid。

克里斯蒂的一系列动作并没有让花花公子经营状况好转。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花花公子濒临破产,网站亏损累计已达6800万美元,而且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反映到了资本市场,同年12月,花花公子的股票跌到了只有可怜的1美元左右,克里斯蒂无奈引咎辞职。

2009年1月,报业连锁企业Freedom Communications的CEO弗兰德斯跳槽来到花花公子,试图拯救这个处在濒死边缘的公司。但是,弗兰德斯依旧没能拯救花花公子的没落。

2009年至2010年,花花公子杂志发行量急速下降,股价也是持续下跌,公司的市值严重缩水。连续亏损之下,部分股东终于喊出了出售的口号。

作为创始人的海夫纳终究还是不忍心自己的公司一步步走向倒闭。2011年,海夫纳提出收购要约,以6.15美元一股的价格收购市场上花花公子所有在外流通股票,实现私有化。海夫纳斥资2.07亿美元,花花公子又重新回到了赫夫纳手中,此时,公司的债务已经超过100万美元。

此后,弗兰德斯对花花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2012年的年营业收入从2009年弗兰德斯加盟花花公子时的2.4亿美元降到了1.35亿美元,但截至2008年9月,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的调整后收益,从2009年的1930万美元提高到了3890万美元。

总体来看,新策略似乎是有效的。今天,花花公子比过去更小、更精简,但也更赚钱了。

花花公子会被出售?

虽然弗兰德斯精简了大量的业务,甚至剥离了大量的媒体业务,但是《花花公子》这个招牌只是减少了出版的刊数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彻底停止。

根据外媒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花花公子》的发行量已经从1975年的560万下滑到80万。而且据《纽约时报》报道称,该杂志的美国版现在每年的亏损大约300万美元,既然如此《花花公子》为何还要继续发行呢?

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德斯称,这其实是一种“营销支出”。公司的标识,即那个众所周知的兔子形象深入人心,靠着这个,他们授权生产了很多花花公子品牌的产品。换句话说,现在的《花花公子》只是公司营销的一种工具,真正的收入靠的几乎都是授权。

花花公子的那只打着领结的兔子LOGO已深入人心,公司便将Logo授权给男装、化妆品、香水、内衣、衬衫、手包、皮鞋、腰带和箱包等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尤其受到欢迎,《纽约时报》称,花花公子品牌的首饰、香水和酒类等业务,有40%都是基于中国市场。

2015年,花花公子在一次授权签约会上公布消息称,花花公子与中国做生意已经二十年了,过去十年当中累计获得了50亿美元零售销售额。2014年,该公司的全球零售销售额为15亿美元,其中超过半数是来自中国。

当然,在中国市场的除了授权之外,还有更多无法统计的冒牌产品在销售印有花花公子logo的产品,显然花花公子并没有从中获利。

2016年3月,华尔街日报率先爆出,投资银行美驰咨询公司正在就《花花公子》出售一事向后者提供咨询,花花公子企业公司正在寻找买家,售价可能超过5亿美元。

此后出售的进展也停止在了传闻阶段,如今,海夫纳的离去花花公子的命运如何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