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默克尔的臭脾气丈夫 隐身12年肯出来了 /

默克尔的“臭脾气”丈夫 隐身12年居然肯出来?

图说:默克尔连续四届当选德国总理,“第一先生”会破例参加就职典礼吗?东方IC

德国大选结果正式出炉,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在选举中获得最多选票,已经连任12年的默克尔将开启她的第4个任期,成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女性领导人。她的丈夫约阿希姆·绍尔,这位始终低调的“第一先生”也吸引了媒体的目光,有意思的是,默克尔这个姓其实来自她的第一任丈夫,而绍尔此前三次都没有参加默克尔的就职典礼。这次,他会破例参加吗?

图说:德国“第一先生”长期隐身在妻子身后十分低调。东方IC

两个人都是“第二春”

1998年,物理化学博士安格拉·默克尔与理论化学博士约阿希姆·绍尔悄无声息地登记结婚。她母亲是第二天听女儿轻描淡写提了一句才知晓。

默克尔娘家姓是卡斯纳,“默克尔”来自她的第一任丈夫,物理学家乌尔里希·默克尔,这段婚姻1977年开始,5年后结束。关于这段婚姻,外界知之甚少。

默克尔攻读博士学位时,绍尔是她的指导老师。离婚后的默克尔开始与绍尔交往,但两人一直不结婚。直到1998年,有反对者对她的非婚同居提出质疑,于是他们才正式结婚。两个人都是第二段婚姻。

婚礼十分低调,没有邀请亲友、也无人见证。尽管两人行事风格大相径庭,但是外界公认这对夫妇相处得非常默契和融洽。有时,人们见到夫妻俩在柏林市中心饭馆吃饭时,默克尔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绍尔则默默地听。

图说:2007年,默克尔夫妇正在等待参加G8峰会晚宴的各国领导人。东方IC

“臭脾气”先生藏身后

10年前在德国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举行的G8峰会,一个“花边”新闻差点抢了头条。德国媒体惊呼:默克尔的“臭脾气”丈夫居然肯出来敷衍观众了!

他带着与会国家首脑配偶们溜达了一圈当地名胜古迹,颇尽了一番东道之仪。但在集体合影时,他试图藏在美国总统布什夫人身后,却还是被加拿大总理哈珀的夫人拉了出来:“你必须站中间,这是规矩!”

要知道,默克尔2005年第一次当选总理,绍尔连妻子的就职典礼都没参加。当时面对外界质疑,德国政府发言人不得不出面解释:绍尔虽没到现场,但在他的办公室里看了电视直播。

12年过去,默克尔成为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国家领导人之一,绍尔则继续专注于化学研究。他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一开口也是告诉记者“别来打扰我”。德国媒体说,他真是人如其名:“绍尔”(Sauer)在德语中有“臭脾气”之意。不过,对于他十年如一日的“冷感”,媒体一开始诟病,如今也表示“叹服”。

公众能看到他俩同时出现的场合,一般是一年一度的夏季瓦格纳歌剧节。绍尔会一本正经地穿着礼服,一脸冷漠地拒绝媒体甚至其他赴会者的攀谈,以至于德国媒体给他取了个外号——“歌剧魅影”。

图说:每一个成功女 人“身后”都有一个男人。东方IC

冷幽默和总理“绝配”

绍尔如今在洪堡大学当教授,并担任一家 知名慈 善基金会理事。但作为德国“第一先生”,他基本是“隐身”状态。

其实,绍尔还是被说动尽了些官方义务。比如,2011年,他在华盛顿见证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默克尔“总统自由勋章”;今年7月的汉堡G20峰会,他也陪各国首脑配偶们坐游船、吃午餐。他的朋友曾评价:绍尔其实有一种“冷幽默”,也非常聪明,与总理堪称“绝配”。

难得与绍尔说过话的德国记者说,德国人已普遍接受总理夫妇的相处模式。“这是一种很时髦的关系。即使他不表态,她也说过,能与丈夫保持这种牢固关系,同时又让他享有自己的事业,对她非常重要。”

至于姓氏,连默克尔前夫也困惑:她为何不随现任丈夫改姓“绍尔”,或者像不少独立女性那样用回娘家姓。有人认为原因是那时她在政坛已展露锋芒,改名太麻烦。或者她觉得这事没那么重要。绍尔也安之若素,因为他本来就不想以“默克尔配偶”身份立世。

默克尔前三次就职典礼,绍尔都没来。当默克尔第四次拿下总理宝座,一向远离媒体的他,这次就职典礼会“屈尊”参加吗?

图说:默克尔夫妇在意大利伊斯基亚岛度假。东方IC

相关链接:

长期以来,默克尔和丈夫不住官邸,而是住在柏林市中心一栋普通公寓楼里。默克尔会为丈夫准备早餐,也常光临附近超市买菜。超市老板和顾客们对总理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倒是经常有游客在超市里看到默克尔很激动,纷纷要求签名或合影,往往也得到满足。

默克尔会看似随意地向媒体透露:丈夫很喜欢她做的蛋糕以及撒在蛋糕上面的配料,而她自己喜欢土豆汤。做蛋糕和土豆汤是德国主妇的传统强项,也是家庭生活的象征。默克尔巧妙而低调地营造了一个亲民、接地气的女性形象。这类小细节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政治策略,用于拉近和选民的心理距离。实际上关于她的私生活,民众们依然一无所知。

默克尔对此讳莫如深,因为她深知,政治家的私生活是最容易给竞争对手留下把柄的话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