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盛世危言 触碰中共话语禁区的知识分子 /

盛世危言 触碰中共话语禁区的知识分子们

他,不是因言获罪,却因调查研究被停职。 大陆原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副教授谭松在新学期开始正式办理了离校手续,从此告别多年的讲台,他对自己今年被开除并不感到意外。

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在十九大前夕的几个月,中共整肃高校教师之风再起,谭松是继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史杰鹏之后,又一位因言论不当而被解职的大学教师。谭松认为,自己被开除,不仅是因为他在课堂上牵扯到历史与新闻的讲话偏离了“正确路线”,更与自己近年对于1950年代川东土改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有关。

2003年,谭松开始对川东地区的土改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土改运动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对中国农村结构进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改造,地主与富农受到严酷的迫害和肉体上的消灭。不过,在中国官方的叙事中,这段历史被认为是中共建政之初的一大功绩,不容置疑。除开官方叙述外,极少有学者触碰这段历史。

关于土改问题的研究,中国当代人文学者智效民也曾在中国改革派刊物《炎黄春秋》上发表关于土改的相关文章。在2013年第2期上发表的《晋绥土改中的酷刑》中,他提到了曾看到的两份关于土改的材料,其中记述了1946年之后的几年内中共在晋绥地区搞〝土改〞时的惨烈情况。 但与被开除的谭松差不多,《炎黄春秋》也没能躲避命运的一劫。《炎黄春秋》多年来,被认为匡正了不少被歪曲的历史,也揭开了一些被掩盖的真相,总结经验教训,也被誉为是敢讲真话有风骨的杂志。

《炎黄春秋》也曾刊载关于“土改”的文章

不过因刊物多刊登有关中共党史敏感事件的评论与时评文章,而文章时与官方的历史结论有出入,随后以人事大换血的方式被全面收编。虽然以原社长杜导正为代表,通过宣告停刊的方式表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志,但最终的命运已被注定。

知识分子的现实映照

《炎黄春秋》遭到整肃之后,宗旨为“在大变革时代寻找共识”的中国文化网站“共识网”在2016年10月也被关闭。共识网是一家学术、思想性网站,致力在国际研究、中国治理与民主、现当代历史、思想等领域探讨,汇集有多年训练和研究的学者专家的知识成果,以此为理性、爱智、关注公共事务和天下大势的网民提供借鉴。

《炎黄春秋》与《共识网》的遭遇,也被看作是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现实映照。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讨论,在7月份中国唯一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因病去世后,更是掀起了外界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事实上,在刘晓波之前,围绕知识分子如何与政权打交道,以及中共对待知识分子的举措等问题,舆论场域便有不少讨论。中共虽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与知识分子当诤友,但效果被认为并不尽如人意。

刘晓波的辩护律师莫少平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言论自由和言论本身的对错无关,只要不是导致“现实的即刻的危险”的言论都应该允许发表,这才是言论自由的真谛,但中国目前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按照常规分类,知识分子有两种,一种远离政权,保留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定位;还有一种是通过接近政权,来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建议被接纳采用,也就是通常所定义的“独立型知识分子”和“幕僚型知识分子”。中国自古以来“幕僚型知识分子”居多,鲜有“独立型知识分子”。但历史证明,一个正常国家“独立型知识分子”是不可或缺的,即便是“幕僚型知识分子”也要坚守基本良知的底线,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集体沉默是怎样炼成的?

何为基本的良知底线?莫少平认为,就是不能说假话。如果说真话有危险,那可以选择沉默。然而理想的状态并不是不甘沉默的异见知识分子的“飞蛾扑火”;最好是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让执政者能够接受知识分子的主张。 然而,致力于并坚持为中国最终成为真正的自由、民主、法治、宪政国家的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势下,被质疑越来越少;同时社会也发出疑问,为什么知识分子会选择集体沉默?也有声音质疑,知识分子集体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特立独行的人格和尊严,淡忘了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

不管是因言获罪还是触碰敏感历史问题,这都属于中国执政党的一个禁区。事实上,一些知识分子为明哲保身,的确选择了沉默;坚持发声的或许如这名副教授谭松,被解职在他们看来并不意外;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忘却,是沉默的宣泄或被动地服从。 关注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徐贲在《沉默和失忆的国民是怎么教育成的》一文中曾指出,每个沉默的个人,每个在族群中按权力意志来记忆或忘却的人,都参与在以沉默代替真实;集体失忆总是与权力制造和强加“正统记忆”同时发生。正统记忆是由统治权力所主导的,是用来加强集体失忆,代替集体记忆的伪记忆。在面对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时,知识分子的这种“集体失忆”会更明显。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大幅增长有目共睹,但也的确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故而,那些立志为中国真正实现自由、民主、法治、宪政鼓与呼的知识分子在触碰到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时不应随意受到指责。 而中国政府如何与知识分子形成良性互动,需要执政者的政治智慧;而坚信中国最终会成为真正的自由、民主、法治、宪政的国家的知识分子,则需要在真正了解史料后经过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再进行探讨争论,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将历史真相披露给大家,这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而是尊重历史。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