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高铁站综控室 做车站大脑 护航每趟列车 /

高铁站综控室领班:做车站大脑 护航每趟列车

作为京广线、沪昆线两条大动脉上的枢纽高铁站,在国庆与中秋重合的小长假中,长沙南站客流量将维持高位,在已经过去的几天假期中,每天有十一二万旅客从这里出发。

车站人流熙攘,旅客进站、候车、检票、上车,有条不紊,广播不时响起,而绝大部分旅客并不清楚,在车站有序运行的背后,指挥棒来自哪里?

10月2日,澎湃新闻走进长沙南站综控室,何红梅正带领班组3名成员,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可以说,每一趟列车进出,每一名旅客的顺利出行,都跟这里有关。”综控室被称之为高铁站的“大脑”,作为领班,何红梅可谓大脑中的“大脑”。

她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容不得任何细微差错的工作岗位。而她,自长沙南站2009年运营开始,已经坚守了8年。

高铁运行图调整,需人工核对每一个环节

“13站台,上水员请注意安全,列车马上进站了。”

“16号车厢,缺水比较严重,请重点多补点水。”

“G1012停靠5站台。”

“G1125停靠9站台。”

长沙南站综控室,班组成员正在紧张的工作中。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实习生 邹禧干 摄

这是10月2日下午4时20分左右,综控室主控台客运员夏欢燕通过对讲机播报的一连串指令。在列车进站前,她需要播报提醒检票口、站台工作人员提前5分钟就位。

此时,有些心急的候车旅客或许已经排队有一阵了。但在综控室的调度之下,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会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位置。

这样的指令,综控室每天要针对全站221对、442列列车。“仅京广线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趟停靠长沙南站。”

在综控室内,正前方是12块液晶显示屏,可以实时切换,监控车站每一个角落;操作台上,同样是一排电脑屏幕,主控台客运员需要查看显示不同信息的6个屏;对讲机可以切换不同的频道,与车站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联络。

每一分钟,班组成员都在不停地接受新的指令,又不停地发布出去。除了紧盯眼前的电脑屏幕,点击鼠标发出的每一条语音指示都将在候车厅、站台的广播播出。

“综控室,是联接列车、车站及乘客的桥梁,是保障庞大客流有序出行的‘中枢神经’。”长沙南站综控室领班何红梅说,综控室一个主控台、两个副控台,班组成员相互分工配合,通过监控视频、行车系统等,不断广播提醒、引导旅客上车;与工作人员对接车次、旅客的即时信息;及时预判晚点、车流高峰等应急情况,保证客流运行有序,确保乘客出行安全。

验证口、安检口、候车室、检票口、站台、乘车、出站口……可以说,综控室的工作涵盖了旅客从进站到出站的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何红梅说,工作状态中的综控室班组成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能运筹帷幄,忙而不乱。

作为车站“大脑”,综控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核对调整后的列车运行图。在此次国庆假期前夕,全国列车运行进行了新的调整。

在接到调图资料之后,并非简单地输入系统,何红梅需要对停靠在长沙南站的车次信息全部筛选出来,逐条核对车次、区间、本站到开时刻、停靠时间、停靠站台、检票口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核对无误。

“核对量非常大,最近调图400多趟,每一趟车都要对上述基础数据进行人工核对。”何红梅深知其重要性,在以她为主进行核对后,班组另外2人还要进行复核,一共核对3次。这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工作,往往需要陆续花费1个月左右的时间。

“实际上,今年已经是第3次调图,每一次调图,都是铁路运行的一次优化。”何红梅说,“虽然过程辛苦,但这是一个容不得任何差错的工作。”

大量服务旅客的临时广播,让工作更繁重

为旅客排扰解难,是综控室工作的一部分。有时候,甚至充当了“保姆”的角色。

比如,在相邻的站台有列车同时进站停靠,综控室就会加强广播,提醒旅客进站后不要上错车,这样的提醒一直持续到列车开出站。

“一天下来,涉及此类温馨提醒的有28对列车。”何红梅说。

国庆假期,综控室领班何红梅(左一)与班组成员在值班。

10月2日下午2时许,综控室接到G2112次高铁列车长电话,得知7号车厢有位乘客行动不便,到站后需要轮椅。综控室第一时间用电台通知“爱心专区”和客运值班员安排轮椅,在该次列车到站10分钟前,轮椅已经到达站台做好接车准备。

三天前的9月29日,上午9时40分,综控室接到一位列车长电话,一名即将生产的孕妇需要在长沙南站中途下车。综控室在沟通、确定情况后,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要求一名妇科医生随同。

9时58分,列车驶入长沙南站,客运值班员谭添龙、客运领班唐芳推着轮椅,来到旅客的车厢,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及时通知综控室要求广播寻医,给孕妇提供最大可能的医疗救护,一方面提出将孕妇运到候车室的母婴候车区等待救护车。综控室协调救护车一旦进入长沙南站周边地区,请求交警部门协助开启绿色通道。救护车到达长沙南站西广场落客平台后,10时35分,综控室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孩子已经在救护车上生下来了,是个男孩。

这让综控室班组成员感到欣慰。大量的临时广播其实是综控室工作的日常,同时也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

“这些临时广播涵盖找人、找医、遗失物品等等,还有很多想不到的问题。”何红梅介绍说,比如,在验证口,旅客身份证没有拿走,需要广播通知;检票口,旅客落下一个包;候车室有人吸烟,也要广播;哪里搞脏了,要通知保洁;旅客上车时匆忙中遗失了包,综控室需要沟通将包寄到哪个车站。

在长沙南站,平均每天约有40多件遗失物品。何红梅印象深刻的是,暑运期间,一个母亲带两个孩子出行,“大宝丢了,要广播通知寻找,找到大宝后,结果二宝又不见了,综控室也立即广播协调,把孩子找到。”

何红梅说,日常的临时广播让综控室更加繁忙,但铁路部门的服务宗旨是视旅客如亲人,因而这些又都是必须的工作。

8年来,见证高铁跨越式发展

2009年12月26日,长沙南站开始运营。从那时起,何红梅就是综控室班组的一员。

每年的客流量都在增长。2009年长沙南站建站始,仅有列车27对,客流量每天约3000人次,如今,日常运营的列车是221对,每天从这里出发的客流上十万人次。小长假期间,遇上持续客流高峰,最高达13万左右。

时时察看监控视频和电脑屏幕信息,用对讲机与车站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沟通,是综控室值班人员的日常。

国庆期间,为保证旅客的顺利出行,长沙南站全员上岗,24小时值班。在一般情况下,综控室内工作人员0点到5点可以在综控室内休息区内休息,国庆节期间的班组,遇上临时增开一列动卧,要等凌晨2时05分发完这列车,才可休息。

“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大,我们必须时刻紧紧盯着屏幕,出不得一点差错。”何红梅说,长沙南站建站时还是泥巴路,综控室条件也简陋,班组人员还睡过地铺,如今,高铁车次、客流都翻了很多倍,而她的视力由原来的1.5下降到了0.7。

何红梅说,综控室的班组成员都是综合素质、责任心很强的工作人员,需要一两年的现场工作经验,表现突出者才能调到综控室工作。工作需要应急反应意识特别强,比如遇上列车晚点、水灾、泥石流等突发情况,要临时变更行车计划,她们要第一时间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动作要快、思维要清晰、传达要迅速,还要及时地引导旅客分流,根据指令组织旅客合理乘降”。

何红梅介绍,长沙南站每天400多趟高铁列车到发,背后都有综控室的4双眼睛“护航”,确保旅客在客流高峰期安全出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