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情牵海峡两岸 中国外交官嫁给台湾郎 /

情牵海峡两岸 中国外交官嫁给台湾郎

袁晓丽(右)与夫婿徐彦。(记者程宜华/摄影)

近几年,台湾女生嫁到中国愈来愈多,包括大S(右)、陈妍希、吴辰君等女艺人。(本报资料照片)

两岸交流中的婚配由原来的经济差距、年龄差距,逐渐成为平等的自由恋爱。台大法律系毕业的徐彦与原本担任外交官的大陆配偶袁晓丽就是一例。

袁晓丽从小生长在北京优渥的家庭,得到父母的娇宠,工作、生活又享有特权,她曾派驻过巴基斯坦,后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负责接待外宾,包括英国伊莉莎白女王、日本天皇、美国总统克林顿等四、五十位国家元首、总理。

袁晓丽抛下众人称羡的工作,与台湾人结婚,如今两人拥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同时翻转人生,以下是徐彦与袁晓丽的受访对谈。

徐彦:2003年我到北京旅游,透过友人认识晓丽。那几天的相处是我人生中的快乐日子,回台前很难过,香港转机时我发短信给她:“我好像遗忘了什么在北京”,她装傻说:“我帮你找找。”

袁:我因工作关系不能交台湾朋友,部里规定,不能搭华航、不能在台北转机。我告诉他,我们不可能结婚的,单位(外交部)要政治审查,肯定过不了。他就说,你就写五个字(老娘不做了)。但谈何容易,结果他电话更勤了。

悄悄结婚 被长官斥责

袁:我可能是外交部第一个与台湾人悄悄结婚的。部里人事处长得知徐彦是台湾人,斥责我:“你怎么可以没报备就与台湾人结婚?”我硬著头皮说,我不认为台湾人有什么特殊,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啊!处长说,部里要研究对你惩处。

徐:我劝她,就提出那“五个字”吧,中国对工作纪律要求严格,你犯了“严重错误”,即使继续工作,也无法回到以前状态了,好好跟我留在台湾把孩子养大。

嫁到台湾 被叫大陆妹

袁:这婚姻对我冲击比较大,我离开外交部,只身到了台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那时台湾对大陆配偶很不友善,生活层面限制多,不能工作,身分证取得比外配多二年,父母前六年不能来台探亲。还遇到一个用轻蔑语气叫我“大陆妹”的邻居,我好难过。

我极度痛苦,独自带着大女儿待在家里,就像坐监一样。那时我一度想带女儿回北京,但徐彦红着眼说,“你要把我最爱的两个礼物全部带走”?我望着他眼里的泪水,叹了一声气。

当年环境 不友善陆配

徐:我以前没注意台湾环境对大陆配偶不友善,后来才知这是一个很不文明的政策,一个健康、有自信的政府,是不应对另一个地方歧视的,这只是凸显自己的懦弱与无知。我就要晓丽带孩子回娘家待一个月度假纾压一下。

袁:哪有一个月,才两周,就要我们赶紧回台湾了(两人笑)。徐彦曾说“任何对我太太的不尊重,就是对我的不尊重”,这句话让我很温暖。

袁:我在家“坐监”了三年,2007年才接触台湾社会,我搭公共汽车坐捷运,带三岁幼女出门,随时有人伸出援手帮我提婴儿车,连公共汽车司机都会下来帮我,才让我的心态有很大转变。

袁:我因为嫁给台湾人,父母也开始关注台湾,尤其父亲比我更关心台湾,每天晚上准时看央视的海峡两岸。(徐:连台风要来,还是岳父打电话告诉我们要注意小心!)

相互理解 两岸都是家

袁:两岸都是我的家,我不希望两岸有紧张情况发生。两岸同文同种,不要那么排斥中国,尤其台湾若离开中国,经济前景会更糟。也希望台湾善待大陆配偶,很多大陆配偶在台过得并不好,她们只要求基本条件与外配平等就可以了。

徐:不管对哪个地方的人,都要从人性尊严角度去看待,相互尊重理解。人要活得平实一点,政治上的独或不独,统或不统跟我们有何关系?我们教育下一代有温暖、有包容的心,我们的社会就是和平、稳定且富足的。

情势翻转 台女嫁中国男 愈来愈多

根据内政部统计,两岸婚配,十多年前多半是台湾男生娶中国女孩,但近两三年,情势倒转,台湾女生嫁给中国男生愈来愈多,台男娶中国女的人数则大幅下降。

台湾内政部统计2007年,共有1万4300多名台湾男生娶中国妻子,到了去年只剩7800多人,十年来减少近一半。相对的,十年前,台湾女生仅有370多人嫁给中国男生,去年则大增到820多人。这几年从台湾女艺人或知名女士嫁给中国男生就可窥出端倪,包括大S、刘若英、陈妍希、吴辰君等。

政大选研中心特聘研究员暨政治系教授陈陆辉认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多半是台湾男士娶相对弱势的中国女孩;二是中国经济发达后,愈来愈多台湾女性到中国工作。

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会长钟锦明则说,早期中国比较落后,加上媒体负面宣传。现在中国经济起飞,两岸旅游、交通发达,无形中也让更多台湾女生愿意到中国工作,并进一步认识中国男生。

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台干说,坦白说,在两岸男女交友环境上,台湾已居于劣势,尤其是北京、上海的女孩子,她们的眼界更高、更有想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