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央行下了铁命令:支付宝们正式被收编 /

中国央行下了铁命令:支付宝们正式被收编!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10月15日,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中国的第三方机构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正式“收编”的日子,到了!

不知诸位是否还记得:此前的8月4日,央行的一份文件,给“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带来了一场大变局。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从2018年6月30日起,类似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都必须通过“网联支付平台”处理。

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说白了,上面内容就是一句话:10月15日以后,所有网络支付必须通过网联!你的钱,国家帮你看着!

央行铁令如山,谁敢不从。据中新网最新报道,目前已有20余家支付机构和银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财付通、支付宝等。

支付宝们野蛮发展的时代过去了。这是一场第三方支付的大变局,更是更好保障老百姓的钱袋的大利好!

何为网联?

网联,其实就是一个由央行主导,专门监控各大支付公司的平台!相当于国家成立了一个官方组织,把中国所有的支付公司和银行聚在一起。

为啥要搞这么一个网联呢?

内参君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金融一个国家经济的心脏,没有一个国家会听任自己的金融放任自流,因为金融领域的外溢性太强了。

1、如果支付宝们不纳入央行监管,国家无法及时并准确的掌握资金流动,难免就会有一些骗子起了歹心,向老百姓设局下套骗钱。

此前,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跟各银行对接,客户交易央行基本无法监管。这种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银行、央行无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

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担心:会不会发生洗钱、套现获利、盗取资金这样的事?资本充足率够不够?会不会发生挤兑危机?这个央行原本却无从掌握。

而现在,所有网络支付都被纳入网联,我们的每一笔转账都在国家眼皮子底下。哪个支付公司纵容的骗局、钱都去了哪里,一目了然,问责到根源。

2、有了网联,支付宝们的效率会更高。

以前需要支付宝、微信们去和银行一家一家谈,标准不统一,老百姓不同银行卡在支付宝上体验不同,有的限额、有的速度慢。

现在无需马云、马化腾再去和银行单独谈,统一标准全部接入。这意味着:未来支付宝的提现、跨行转账等一切和银行关联的效率将大幅提升。

3、支付宝们掌握得大量金融数据,如果央行无法掌握和分享,可能出现“数据寡头”垄断局面。

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石油、天然气,而是数据。而任何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数据,是金融数据。这是各国政府都要求第一手掌握的。而按照以前的模式,央行掌握不到支付宝们的交易数据。

现在,央行设立了一个“网联”,等于在支付宝和用户间放了一个数据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数据,最终都通过网联汇总到央妈这来了。

所以,网联的成立,不仅是国家重拳净化金融环境,更代表着由国家主导的中国新信用体系打响了第一枪!

今天,一个支付宝们规范发展的新时代到来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央行出手给支付宝们的长远发展带上了“安全套”,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了一个圈,免得他被白骨精骗了吃,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马云笑了:支付宝是网联的第三大股东,仅次于央行清算中心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这是国家给予支付宝的莫大认可!让支付宝的效率更高、让骗局全部终结、让信用更无价……这难道不是马云期盼已久的愿景吗?

吃瓜群众安心了:有了网联,无论咱们用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仍然是一样地方便,只不过我们交易中支付的钱,央行会帮我们看得更牢、更安全。

传统银行改革的动力更强了:在科技改革和开放竞争面前,没有一切行业能够永垂不朽,没有一种商业模式能够一劳永逸。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兴起,中国银行业的变革创新,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背景新闻:20余家机构已接入网联 支付宝、财付通及四大行在列

按照央行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目前,已有20余家支付机构和银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财付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

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部接入网联

今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据了解,在央行的定位中,网联平台旨在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纠正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支持支付机构一点接入平台办理,以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显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已经在8月29日核准成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董事长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法定代表人为网联平台建设筹备组组长董俊峰,监事会主席为百度副总裁张旭阳。

在网联的全部45个股东中,7家有央行或外汇局背景的股东合计持股37%,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9.61%,京东旗下的网银在线持股4.71%,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2.77%,万达旗下的快钱和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付,分别持股2.45%。

已有20余家机构接入 支付宝、财付通及四大行在列

据网联平台业务供应商金证股份(20.210, 0.01, 0.05%)透露,不完全统计,已有9家大中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和 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完成或基本完成网联平台接入工作,并开始切转实际支付业务,其他银行和支付机构正有序推进接入工作。

在此之前,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称,财付通、网银在线、快钱、百付宝、支付宝、平安付、翼支付等支付机构,以及中行、招行、交行、平安、建行、中信、工行、光大、恒丰、浙商、渤海、华夏等商业银行已在网联平台完成上线。

7月下旬,央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曾透露,预计到年底接入银行数量超过200家,覆盖市场大部分银行机构。

“双十一”在即,网联能否经受住考验?

明年6月30日开始,网联平台将承担起所有网络支付资金清算,期间将经过“双11”、“春节发红包”等网络支付大考,网联平台能否承受住?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举行联合生产压测。 图片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举行联合生产压测。图片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据了解,9月26日,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举行多银行及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交易的联合生产压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以及支付宝都在邀请之类。据介绍,联合生产压测共进行了3轮,网联平台压测峰值超过2万TPS(每秒交易数量),网联和直连渠道混合压测峰值超过3.5万TPS。

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双十一”期间,支付宝实现支付总笔数10.5亿笔,支付峰值达到12万笔/秒。这么算的话,网联能承受住“双十一”的支付交易量吗?

据界面援引易观智库分析师王蓬博的观点表示,“由于今年双十一网联应对的只是支付机构的部分切量,还有部分支付量仍然通过支付宝和财付通走原有支付渠道,经过此次压力测试,应该说网联现在的技术肯定能扛住(双十一的支付量),没问题。”

网联方面也表示,在本次测试中,各商业银行提供给网联渠道的处理能力均不低于双十一目标值的50%。网联的目标容量是每秒处理12万笔的平稳运行能力,峰值期的目标是每秒18万笔。

此外,有网联内部人士在媒体刊文称,网联采用了“三地六中心”的系统架构,每个机房支持2万笔/秒,峰值支持3万笔/秒,三个城市六个机房同构设计,同时对外提供服务且互为备份。任何一个机房或一个城市发生重大故障,其他机房可以继续提供12万笔/秒的平稳运行服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