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微信群的“战争状态” /

微信群的“战争状态”

因为没有契约意识,国人的信任,似乎从来都没有超过血缘、亲情。遇到陌生人,总是充满了警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有点人与人的关系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的味道。他人是地狱,他人是陷阱,这种霍布斯的哲学虽然没有学过,用得却是炉火纯青。

在洛克那里,把这种狼与狼的关系称为战争状态。人类不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地局部战争,不管是胜还是负,总还要打起来。人类正义必胜的信念,总会让战争有一个好的结果。好的结果一来,人们也就坦然的过生活。

和平时期,人们不但要繁荣,而且要心安。自由就是心安,心安就是自由。心灵的宁静无纷扰,远比经济繁荣更重要。

可战争状态就不同,不发动战争,却处于战争状态,都备战备荒,每天都恐惧不安,心灵总是被烦扰。活个长命百岁,也不会带来一点儿幸福。过去有冷战作例,现在有北韩作例。北韩没事就发射导弹,事先又不通知,别国又不知道往哪发射。发射之后不但让周边国家鸡犬不宁,就是美国也难得消停。美国特朗普总统在推特总是发表关于北韩的言论,又增加人们的紧张感。紧张过了头,心里承受不了,崩溃得不行。不少人的心愿是,赶紧结束战争状态,把北韩打得丢盔弃甲,打成一个新民主国家,也是人间幸事。

战争状态不但存在国与国之间,也存在国内。现在互联网发达,微博、微信成为人们聊天及谈论国家大事的主要平台。在微博、微信里,人们似乎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谈。大家感觉进入了大家庭,也如进了自由市场,自由进出,寻求情感和精神寄托。一时间抱团取暖成了网络主题词。冲破了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进入了网络新型关系。在国家对互联网实行强势治理之后,谈政治的人明显减少,聊八卦的明显增多。

人口高速流动而没有寄托,流动的社会就成了“乌合之众”的社会。网络即能化解“乌合之众”,也能变成“乌合之众”的N次方。网络社会是“乌合之众”的悲剧,也是“乌合之众”的喜剧。没有精神和心灵的黏合剂,“乌合之众”难以化腐朽为神奇。

去年出现了一个流行词,这个词叫“后真相”。在后真相时代,人们通过情感与信念形成共同体。不同情感和不同信念的人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各种共同体之间不是互相依靠,而是互相排斥。在价值撕裂的同时,情感和信念也在进行残酷的撕裂。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是以情感和信念结成的共同体,这些不同的共同体就处于战争状态。

不同的微信群处于战争状态,同一个微信群也处于战争状态。在一个微信群即使情感和信念相同,由于长期以来阶级斗争理念的熏染、公权力的介入以及人们对公权力介入的警惕,网民习惯性地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他们把“潜水”的、观点稍有不同的人视为敌人、内奸、叛徒、告密者。何况有一些微信群被封,更加重了怀疑的情绪。

微信的好处在于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理解和交流的目的是寻求共识,通过共识建立一个和平的而非战争的社会。在这个和平的社会里,人们在感受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同时,人们之间的情感和信念有寄托,人们的心灵处于一个心境平安的状态。令人不安的是,美好的和平状态非但没有到来,战争状态却不期而至,增加了人们的紧张感和挫败感,让人无所适从,情仍然无所归依,信念仍无所寄托,心灵仍然没有片刻的宁静。这其中的原因着实令人心痛,也令人深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