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不再提GDP目标 习近平追求高质量经济 /

不再提GDP目标 习近平追求高质量经济

共十九大会议昨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由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逾3万字报告,历时三个多小时,他形容现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建小康社会 不提GDP目标

在阐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习近平提出六项重点【表】,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分析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指着重优质、高效益多于增长速度。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习近平勾画中国长期发展蓝图时,并没有落实具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可能反映经济发展目标出现了微妙转变。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毋庸置疑,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

如要实现此目标,估计2018年至2020年实际GDP年均增速只需达6.3%,故此汪涛预计2018年GDP增速目标可能会小幅下调。

麦格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也表示,习近平演说中无提及增长目标,是希望有更多的灵活性。中国可能会容忍未来5年经济增速徘徊在5%至6%左右,以便有更多空间解决结构性问题。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胜欧美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现代化经济体系可理解为中国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要由制造业转向至每个行业都进一步增值创新,各领域区分界线会变得模煳;而着力实体经济是指"脱虚向实",不要过分金融化、货币政策亦避免有货币超发现象,并会继续去杠杆。

习近平昨天重申,要加深金融体制改革,增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要加深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改善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并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加深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撰文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本功能,在很多地方因受着华尔街金融文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已被抛诸脑后。内地的货币金融体系看来比欧美落后,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价值在制定政策时旗帜鲜明,更能在过去二十多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