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政治疑云散去 卸任常委后王岐山的下一站 /

政治疑云散去 卸任常委后王岐山的下一站

王岐山不在新公布的中纪委委员名单中,中纪委告别王岐山时代

北京时间10月24日,备受外界关注的中共十九大落下帷幕,尽管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要在第二天中午11时45分才能和公众见面,但是今日公布的十九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中,亦能透露出颇多人事调整端倪。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十八届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王岐山,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之中,这也意味着外界持续了一年的关于“王岐山是退是留”的疑问有了最终答案,王将不再担任十九届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

在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对外交领域的表述中,称“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考虑到王岐山在十八大前曾积极参与外交事务,王会否在脱离党务之后,反而在外交领域发挥作用,例如担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之职,给了外界极大的想象空间。

“错配”后的五年 王岐山完成历史使命

对于王岐山是否卸任的讨论始于2016年,在2017年一度达到一个高潮,成为十九大之前中国政坛最大的“疑云”之一。1948年出生的王岐山现年已经69岁,超过了“七上八下”的年龄红线,所以按照惯例,他将在十九大上卸任政治局常委。

但是所有人都看到,过去5年王岐山在中共“反腐战争”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能否认,中国政治上的很多事情,领导者的能力强弱与否,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天壤之别。事实上有很多人在担忧,王岐山如果卸任,会否让中共反腐的进程慢下来。习近平就曾说过年龄的规定不是绝对的。这被视为在为王岐山留任释放信号。具体到实践层面,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3年的“破例”连任也是先例。

在2017年下半年,王岐山和中纪委几度释放的信号,却都显示出这位中共反腐的“功勋”,有可能将功成身退。比如9月8日,王岐山出席中共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时,称“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中共实施的全面从严党建令党政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证明这一抉择英明、正确、及时。”,并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在十九大之前召开的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据报道王岐山曾在中纪委内部进行了告别“演讲”,重点感谢跟了他五年的纪委队伍,又要求他们未来‘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监督执纪问责’。

此次王岐山不再担任中央委员,意味着他将卸去党内职务。但是正如多维新闻此前文章所分析那样,王岐山最终是否卸任常委,结果都不会令人意外,外界也不应该感到惊讶。若是卸任,只能作为中共在限制领导人任期的规则制定上,规矩更加明确的证据,即使留任,也只是表明习近平信任王岐山的能力,表明王岐山在中共党建、反腐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习近平“四个伟大”中“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无论王岐山是否离开,习近平表达了决心,不会让这场“反腐战争”半途而废。

“功成”并不一定“身退”

但是对于王岐山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中共官员,卸去所有党内职务真的意味着他将从中国政坛彻底离开吗?答案恐怕不会这么简单。

2012年中共十八大时,对于王岐山担任中纪委书记的任命,外界媒体对此评价是“人才错配”、“放错位置”,因为王本人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此前外界普遍认为他将在经济领域扮演角色。但是舆论经常忽略的是,除了金融管理和反腐经验,王岐山在外交领域,尤其和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例如目前中美两国高层重要沟通渠道之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是2009年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作为中方代表去推动建立起来的。而王本人爽快、直接的性格,也得到了美方的广泛赞誉。

因此,在完成其五年的反腐使命,卸去党内职务后,王岐山会否在国家机构层面继续承担历史使命,在外交领域发挥作用,就成为一种较大可能性的情况。鉴于他曾经的政治局常委身份,不排除他可能将接棒国家副主席一职,主攻外交。尽管这中间或许存在级别“问题”,比如政治局常委是“正国级”,国家副主席却是“副国级”的情况,但是在“人尽其才”这种习近平大用人观之下,这种级别划定只是技术问题,并非关键因素。这个答案,或许将在2018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上,有一个最终揭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