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就李克强神情和平 其他5常委都有点紧张 /

就李克强神情和平 其他5常委都有点紧张

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昨选出新一届最高领导层,25名政治局委员过半是新人,新入局者绝大部份是习近平昔日旧部心腹;七常委除习、李克强留任,5位新面孔根据排位,依次是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和韩正。前朝钦点的隔代接班人胡春华未能入常,意味新班子并无"储君"。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习在为5年后、即2022年的二十大自己继续掌权铺路。习昨发表就职演说时志得意满,充满自信,宣告习权新时代正式开始。

十九大前日落幕,但高潮却是昨日上午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委。一如外界之前所料,25人的政治局大洗牌,逾半为新面孔,其中绝大部份不是习近平昔日的旧部心腹和就是看准风向投诚的地方诸侯。前朝胡锦涛精心栽培的接班人、第六代储君胡春华果然"失常",无法登上权力顶峯,仅保留政治局委员身份,显示习对"隔代钦点"的接班传统毫不留面,废之不理。而另一位储君重庆前市委书记孙政才,习在十九大前已将其拿下。

平均年龄较上届稍年轻

新鲜出炉中共七常委,平均年龄62.8岁,较上届常委平均63.14岁年轻些许。但有学者分析,从年龄上推测,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除赵乐际(60岁)最年轻外,其他都是62岁或以上,5年后几乎快到退休年龄,这意味没有人可以接习的班,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外界的揣测,即习刻意不"立储"不安排接班人,目的为5年后继续当政,甚至像毛泽东那样成为"终身领袖"。

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除习近平、李克强两位老面孔,5名新常委中最引入关注的是习心腹大秘栗战书,虽已67岁仍如愿入常,外界认为习是犒劳他过去5年为习坐稳江山"鞍前马后"的辛苦;还有"中南海首席智囊"王沪宁入常,显示这位曾服务过江泽民、胡锦涛和习的"三代帝师"不凡的政治天赋。中共历史上除毛泽东的秘书陈伯达,王是能从"领袖文胆"进入政治局常委、登权力顶峯第二人。

昨日一中全会结束后,新常委随即与媒体见面。为见证这一刻,几百名中外记者一大早往人民大会堂守候。上午11时55分许,习终于满面春风地引领6名新常委进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在幽燕金秋图前亮相,除李克强神情和平,其他5人略显紧张,有外媒形容"栗战书个头蛮高,染黑头发;王沪宁略显驼背;韩正多了憔悴;赵乐际一副冷峻面孔"。

就职演说轻松 志得意满

见面会不设提问,习近平简单介绍政治局常委后就发表演说。与5年前十八届一中全会后初亮相比,坐稳江山的习演说时志得意满,语气温和,充满自信,不象5年前般厉言疾声,充斥着危机感和煞气,显示经过5年腥风血雨权斗,习已基本扫清党内政敌对手,大权在握,就职演说轻松自如。习在演讲词中不再向全党敲警钟发威胁,而是对过去5年成就大表谦虚,"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还引元朝诗人王冕的名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干坤"自谦。习特别提出,未来5年"有几项重大工作",包括明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中共建政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共建党100周年;这显示当局已准备隆重纪念,不排除到时又广邀天下客,重演万邦来朝盛况。

尽管习近平公开表现"胸怀天下"大国君主状,但大部份西方主流传媒如英国广播公司、《金融时报》、《纽约时报》、英国《衞报》、《经济学人》等,都没有收到当局邀请,无缘与会;这对中共自诩"世界大国"实是反讥。在京的外国记者协会昨发表声明,批评当局的做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