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去杠杆政策见效债市阵痛可能刚刚开始 /

中国去杠杆政策见效 债市阵痛可能刚刚开始

新闻配图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近三年来最高水平,但信用债的投资者基本上躲过了债券下跌的冲击。不过,他们的好运气可能就要用完了。

华创证券表示,中国积极的去杠杆政策可能将继续使中国债市承压。此外,通胀率加速上升以及中国央行可能跟随美联储提高借款成本的风险也给整个债券市场蒙上了阴影。

彭博分析称:这一切意味着,2017年大多数时间主权收益率上升而信用债保持相对弹性的局面可能被打破。随着债券需求全面萎缩,政府推出打击高风险投资的措施,信用债已经处在风口浪尖之上。

“信用债收益率未来一年很可能会大幅上升,”澳新银行驻上海的市场经济学家David Qu表示。“触发因素可能是监管加强或者是违约,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务大多是信用债,因此他们的抛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银行业低估了政府加强监管的意图。”

市场形势转变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3年期AAA级债券--中国信用债最常见的评级--本月上升21个基点至6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些债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已在10月份攀升,最新报116个基点,不过仍远低于今年4月创出的150个基点的年内高点。

而今天的国债期货午后也加速下跌,尾盘虽稍有反弹,收盘仍全线大跌,刷新上市以来新低。10年期债主力T1712跌0.88%,盘中一度跌逾1.2%,5年期债主力TF1712跌幅扩大至0.5%,盘中最大跌超0.7%。

华创证券分析师屈庆等人在上周的报告中表示,如果对监管的担忧加剧,债务违约风险出现,市场近期就有可能迎来重大调整。

利率风险

中国最大经纪公司中信证券的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表示,在美联储年底可能加息前后,中国央行或许会提高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借贷成本。他补充说,政府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推出更多去杠杆措施。

在之前的措施中,政府对作为信用债大型投资来源的委外投资展开了综合治理,还试图遏制理财产品的激增,并对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购买的产品进行了限制。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违法行为的监管,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覃汉表示,去杠杆行动尚未及半,银行赎回委外投资的风险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浮出水面;信用债遭到抛售的概率正在上升,这将导致其与主权债券的利差扩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