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台媒:中共七常委经历 各个千锤百炼 /

台媒:中共七常委经历 各个千锤百炼

中国"选贤任能"模式,不仅稳定内部政治局势,更接连带动中国发展与崛起,能担任最高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者,大多历经地方、中央等重要职务历练。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例,曾任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职务,主政地区人口超过1.2亿,经济规模甚至超过印度,其他常委更是不在话下,可以说各个历经"千锤百炼"。

按中共人事惯例,领导人升任政治局常委前,没有先历练过政治局委员,或升任政治局委员前没有历练过中央委员,"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规律性很强,几无越级晋升可能,且这当中必须有地方、中央职务历练,才能拿到入场券。

历任政治局常委候选人,平均担任过两任省委书记或具有其他相应工作历练。毕竟中国地大物博,治理一个省的工作,对主政者的才干、能力要求非常高。以习近平为例,习曾出任福建省长、浙江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这些地区加起来的人口就超过1.2亿人,经济规模更超过印度,几乎是欧洲数个国家加总的规模。

新一任政治局常委,除主掌意识形态的王沪宁是学者出身,其余皆有地方治理经验,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长期在地方历练,并担任省市委书记。其中,栗战书先后在河北、西安、黑龙江及贵州历练过,汪洋担任过重庆市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书记,韩正2003年起就以市长身分主政上海,赵乐际则先后在青海、陕西担任过省委书记。

至于中央职务历练上,栗战书主政贵州后,调至中央任中办主任;汪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多年;王沪宁担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十五年,而赵乐际近年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按规规画,新常委在地方、中央职务历练下,可以拥有更全面的工作视野,有利常委工作的推动。

不仅如此,十九大政治局新晋者15人中,有多位地方大员首入政治局,六位省(市、区)委书记入列,可见中共菁英政治的门槛之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