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马来华裔斥资千亿美元 对流氓高通动手 /

马来华裔斥资千亿美元 对流氓高通动手

美国的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与下一代无线技术处于领先的企业,目前向全球多家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

而正因为,其在无线技术方面的牛气冲天,高通经常肆无忌惮世界各地打官司捞金。

现在好了,行业巨头博通公司CEO、马来西亚华裔陈福阳欲准备斥资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36亿元)收购高通公司。

而且,如果深扒为什么可能被收购,就会发现什么叫“流氓终有人收”、什么叫“趁你病要你命”...

放大版:“趁你病要你命”

一直以来,由于高通在无线技术方面的牛气,包括美国的苹果公司、中国华为、小米等大块头的移动通讯公司,每年都得心甘情愿给美国高通公司交钱。

而且,高通除了向手机厂商收取卖芯片的费用,还按手机整机售价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通常情况下,这个抽成比例一般在整机价格的4%左右。

这被业界称为“高通税”,“高通税”也是高通技术授权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

如果不交,高通公司就会“做死”你。

比如,中国的魅族科技就因为没交钱,去年被美国高通起诉侵犯包括3G(WCDMA和CDMA2000)及4G(LTE)无线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欲索赔金额高达5.2亿。

而最近,美国高通又和苹果杠上了。

据消息显示,高通认为苹果没有将自己与高通和英特尔合作的工程师分离开,这样会给英特尔访问自己核心信息的机会。

这控诉指出,苹果在一次寻求高通专利信息的过程中,一位英特尔的工程师也得到了信息。

11月2日,这次诉讼在圣地亚哥法院立案,而这两家公司之前的法律纠纷还没有结束。今年年初,苹果起诉高通,向后者索赔10亿美元,并停止向后者支付特许使用金,苹果认为高通在为一些不相关的技术收取费用。

上个月,高通试图在美国和中国地区同时申请iPhone的销售禁令,因为新出的iPhone也使用了它的无线技术,当然高通也已经起诉苹果专利侵权。

苹果停止支付特许试用金,这对高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日,高通也进行了盈利汇报,其利润的年同比下降率为90%,远超出分析师的预期。

另外,前不久有新闻称苹果将设计不包含高通零部件的iPhone,预计于明年年初发货。

还有就是,2015年,高通被中国监管部门处以10亿美元罚金。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高通选择了低头认罚。但今年以来,高通又被中国台湾和韩国监管部门接连开出7.73亿美元和9.12亿美元罚单,高通选择了上诉。

在一连串打击下,高通的股价一度从去年年底的70美元左右下滑到跌破50美元,市值蒸发了接近三成,不到英特尔的一半。

而此次博通欲收购高通,不得不让人想说:博通就是在“趁你病,要你命”。

美国优先的大前提下,博通收购高通有可能吗?

自美国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以来,一直死磕“美国优先”。说NAFTA协定、巴黎协定等使美国吃亏了,并表示美国将退出这些“不公平”的协定。

而如今,流氓公司要被国外的公司收购,这背后一定不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拟议收购高通的消息曝光之前,陈福阳刚刚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会把公司总部从新加坡转移回美国,在美国努力创造就业,支持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政绩计划。

尽管如此,对于博通,想要成功收购高通,还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高通每股70美元,总价1003亿美元的报价虽然相当高昂,也可能刷新芯片制造行业的最大规模收购,但高通很可能并不会买账。

而且2016年之前,高通的市值曾经达到1300亿美元的高点,虽然近两年的流氓行为,股价遭遇下跌,但高通在移动芯片行业中绝对的优势地位仍在持续,对于高通这样一家芯片巨头企业而言,想要强吞,博通恐怕会遭遇高通董事会和股东加大收购价码的要求,博通则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

此外,如新浪科技分析认为的那样,成为美国公司之后,陈福阳收购美国公司的交易尽管无须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严格审核。不过,要吞并高通这样的千亿美元巨头,陈福阳的博通还需要经过美国乃至全球诸多监管部门的层层审查。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高通并不知道博通的收购细节,所以高通对于这起收购的态度还是极大的未知数。虽然超过1000亿美元的报价已经是天价,但是对于芯片巨头高通来说,还是颇有“趁人病,要人命”的意味。

如果博通收购高通成功,对中国有何影响?

目前来看,博通是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公司,仅次于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高通。而博通去年的营收153.3亿美元和高通几乎差不多,如果交易得以顺利完成,博通将成为第三大半导体公司,仅次于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博通真的吞并了高通,那么新公司将在诸多领域都成为行业主导者。尤其关键的是,苹果和三星消费电子产品的重要芯片业务将几乎被新的双通公司垄断,其中包括了基带、wifi、功放、触控、无线充电、FBAR滤波器芯片等等。

而在11月3日,博通要收购高通的消息传出来后,高通股价在纽约一度飙升19%,创出9年来最大盘中涨幅,最后收涨12.71%,市值约912亿美元。博通放量大涨5.5%,市值约1000亿美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981 HK,SMI US)美股在周五也飙升9.8%,收于12年来最高位。

同时,中芯国际H股周五在香港大涨9.5%,也收在逾12年最高点。5个交易日中四天收高,单周涨幅高达26%,在恒生综合指数中排名第二。

不过,互联网观察家王冠雄表示,任何市场都是前几名吃肉,芯片业市场集中度将急剧上升,中国芯片商压力山大。

当然,博通想收购高通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且博通收购高通后是不是也流氓还有待考察,因为金融市场就是战场,谁有绝对优势,就有在这方面有绝对的话语权。

题外话:关于陈福阳

Hock Tan 中译:陈福阳(也有翻译为:谭浩克):华裔,马来西亚槟城人,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先后在通用公司和百事公司的财务部门任职,还在芯片制造商ICS担任过首席执行官。

陈福阳是一位财务“极客”,不仅能够开发新技术产品,也擅长管理资产负债表,许多和他对赌的投资者最后都发现自己站错了队。

对此有人评价,如果有人能筹集到1000亿美元,完成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笔交易,那可能只有陈福阳。

而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陈福阳拥有过小鱼吞大鱼的经历。

其1992年加入PC厂商Commodore,并借首次涉足科技行业的经验,随后陈福阳到了在通用汽车和百事可乐的企业金融部门一步步高升。

再之后,他跳槽至芯片厂商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s担任首席财务官,并最终坐上CEO之位,开始了他的收购狂欢。

安华高成立于1961年,原本是惠普旗下的半导体业务。1999年惠普将这一业务分拆为安捷伦公司。2005年,安捷伦又将旗下半导体事业部改名安华高,以26.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私募基金KKR。

KKR收购后,陈福阳被聘为首席执行官,2015年,他以370亿美元收购并合并了安华高和博通,从此1991年成立的半导体公司博通已经在2016年宣告结束,一个由陈福阳带领的新博通出现。

而,这出小鱼吃大鱼也让新公司博通有限成为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公司,仅次于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高通。

所以,现在的博通,实际上是收购了原来的博通、又保留这个字号的芯片公司安华高(Avago),而这正是现任CEO陈福阳促成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