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向中国认输?台湾怎么办 /

美国向中国认输?台湾怎么办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正开启他上任后首度访华之旅,而最新一期《时代周刊》(Time)却在封面上宣告“中国赢了”(China Won),还史无前例使用中英双语作标题。这事被一些人认为是美国向中国“认输”,虽然不无夸大,但也并非无中生有。这一切看在最关心中美两国局势的台湾人眼里,更是别有一般滋味。

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早已有目共睹。虽然现在美国仍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后来居上只是时间问题。所谓“中国赢了”的说法原本不足为奇。但在《时代周刊》这篇封面报道里,作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却意在指出,相比二战结束以来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体系更具可行性及持续性。 文章以“中国经济如何赢得未来”(How Chinas Economy Is Poised to Win the Future)为题,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技研发和国际影响等方面论证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优越性。

作者写道:“就与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持续影响力而言,如果必要选择一个今天最好的国家,那么支持美国是不明智的,聪明的人会选中国。” 如今中国大陆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体量的扩张,还有治理体系的革新。美国人从中看到了挑战,也感受到了危机。尽管对中国何时取代美国地位仍有争议,但这种大的趋势不可避免。

在背靠美国主张台独的人士身上,这种危机感想必更为迫切。

中国大陆强盛起来,不仅会整体改变台湾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位置,而且会对台湾内部的民意产生影响。但话说回来,这种趋势并不是现在才出现,很早以前就可以预测。而台湾今日的尴尬境地,也不全因中国大陆的强盛,实与台湾当局的政策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蔡英文上台之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断推行“去中国化”政策,使两岸关系走向“冷和平”。台湾内部政治纷争、经济衰退,外加“邦交”不利,可谓处境艰难。面对日益强势的大陆,蔡英文政府却一心搞分裂、闹独立,拿不出半点适恰的应对举措,直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而在对岸,近五年来的反腐、军改、“一带一路”等措施,已由内而外重塑整个政治体。十九大之后,中国大陆更显主动和强势,统战工作步步为营,正欲从底层刨去台湾政府的统治基石。近期的“卢丽安效应”(卢丽安为十九大唯一的台籍中共代表,被大陆官方大肆宣传,引来一股“投共热”),已在岛内引起不少争议。如今再加上美国的“屈膝”,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态度势必有个转变。

台湾作家洛杉基就说,过去国民党喊了六十年“三民主义”,现在变成共产党在实现“三民主义”,到底谁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台湾东亚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蔡翼也在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撰文表示,大陆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感觉俨如“三民主义”的政治理想正在华夏大地上实现。

这种观点未必有广泛的代表性,但至少说明,台独相较以往已更不得人心,而大陆对岸却成为人们希望的载体。对于这种全局性的演变,蔡英文政府是否已有明确意识?接下来是一意孤行,还是顺势而为,成为摆在台湾当局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然而,正如《时代周刊》的报道所示,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清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