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到中国1天多 川普就让这些人抓耳挠腮了 /

到中国1天多 川普就让这些人抓耳挠腮了

自8日下午抵达中国首都北京,美国总统川普的中国之行其实才刚刚结束了一天多的行程。

然而,在过去的这一天多时间里,川普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川普对于中国最新的一番言论,却已经让境外一些人急得抓耳挠腮、直跺脚骂娘呢…

这其中情绪最激动的,当属【西方媒体】。

美国《纽约时报》昨天刊登了一篇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副国务卿撰写的文章,斥责川普对中国太过友善的做法,正导致美国把全球领导者的身份拱手让给中国。

当然,除了抨击川普,这篇毫无任何新意的稿子还用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描述炒作了一番“中国威胁论”:什么中国的政府和企业不可信啦,什么让中国领导世界会让“自由民主人权”消失啦等等…

而像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媒体,虽然没有《纽约时报》如此露骨的“跺脚骂娘”,却同样在他们关于川普访华的报道中流露出了对于川普没有“对华强硬”的郁闷之情,比如特意强调川普在当上总统前曾经对中国发表过很多“极为强硬”的言论以及中美间存在的 “分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川普来到中国之前,《华盛顿邮报》的一位编辑还曾经撰文预测川普此次访华一定会对中国说狠话,并宣称川普已经“回归”了“共和党对华强硬”的传统——可如今一天多过去了,身处中国的川普却没有对中国“开炮”。这,可能也是该报目前同样有点“坐不住了”的原因吧…

另外,一些其他西方国家的媒体目前也在“绞尽脑汁”想要刺激川普去攻击中国。

比如英国《卫报》的驻华记者Tom Philips,这两天就专门报道了一个早已被中国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的“律师”的家属,还引用了“臭名昭著”的反华媒体“自x由x亚x洲x电x台”的信息,宣称中国在川普访华期间还在“打压人权”。

但说实话,耿直哥觉得这些西方媒体想让川普在访华时就立刻对中国“开喷”的急躁情绪,有些太肤浅和幼稚了。反倒是我们中国舆论很清楚,虽然川普过去一天多时间里多次发帖感谢中国对他的盛情款待,甚至还把他推特的封面图换成了一张展现“中美和睦”的图片,但那其实也只是他的客套话乃至一种谈判策略。

因为作为美国总统的他,终归还是会为了捍卫美国的利益而与中国在聚光灯的背后展开“激烈”的交锋。只不过和之前那些美国总统相比,他在利益问题上更加务实,而不会动不动就把“意识形态”这种【既无法帮助美国复苏,也无法遏制中国崛起】的“虚无玩意儿”挂在嘴边。

话说,就在耿直哥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川普刚刚和中国达成了一个2535亿美元的大单。但荒诞的是,只想看川普骂中国的西方媒体却对此事缺乏兴趣,甚至反而引用了一个完全不了解任何情况的“前墨西哥驻华大使”的说法,称这个大单“只是炒冷饭”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西方媒体这种幼稚表现背后,其实还是美国主流政治精英的焦虑感在作祟。毕竟,几年前当美国国力强盛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傲慢地在中国面前挥舞挥舞那根意识形态的大棒,让自己感觉良好;可如今美国却政局混乱,社会撕裂,正在丧失他们在中美关系中原本处在的“强势”地位。然而,这些主流政治精英却不甘心这样的结果,所以他们才希望川普可以在访华时仍然拿出之前他们所有的那种“傲慢与偏见”,好证明美国仍然“不虚”。

但正如脑子还算清楚的美国“彭博社”在川普访华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其实美国现在早已失去强势地位。而且与中国领导人相比,川普自身的政治地位也非常不稳固,这就导致他更得在与中国的交往中采取务实和低调的策略,才能笑着走出中国,进而证明自己。

最后,当西方媒体还在狭隘地抨击川普和中国时,与咱们中国同属东亚文化的日本媒体,倒是捕捉到了川普此次访华中更多很有深意的细节。

比如,川普此次在故宫参观的三个大殿都有“和”字,而且两国领导人还共同参与了“古画修复”的活动…

这其中的寓意还不够明显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