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年轻人越来越怕死的72个理由 /

年轻人越来越怕死的72个理由

9月,我在上海一所医院,接种狂犬疫苗的最后一针。

“现在疫苗已经没有了。”一位穿着白大卦的医务人员和我们搭话。大概他听见了我们讨论的宠物话题,也听说了我今天是来打最后一针的,说我接种狂犬疫苗得正是时候。

“有这么多人打疫苗吗?”

“有,每天都有四、五十人来打狂犬疫苗。”

“那些要是现在被宠物咬到的人,怎么办,就不打了吗?”

“没得打了呀”,他说以前人们被猫狗咬了一下,根本不会在意,或者想打疫苗也不知道上哪打,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同,被家里养的宠物轻轻咬了一下,就立马过来打疫苗。

随后,他补上一句:“现在,怕死的年轻人多了。”

这一句话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一个问号。

网络放大了焦虑,用钱来保平安

在打狂犬疫苗的一个月里,医生嘱咐我不能喝咖啡、喝酒,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剧烈运动。

这个要求好像突然给我的现代生活按下一个暂停键。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在网上搜索一遍“打了狂犬疫苗之后喝咖啡会不会死掉”。

结果每次搜索都能看到下面推荐的一堆相关问题,关于打狂犬疫苗的方方面面:打完后能喝可乐吗?能喝酒吗?能吃螃蟹吗?不忌嘴会有什么后果吗?

似乎和我一样管不住嘴又怕死的人,不在少数。

小赵今年也打了狂犬疫苗,只不过她在还没有被动物咬到就去医院打针了——那次她刚好陪被猫咬到的朋友去打狂犬疫苗,想着自己也养了猫,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被咬到,就一同打针了。这种防范于未然的行为,看起来比我更怕死。但她打完疫苗不到一个月,还真的被猫咬了。

家里养了六只猫的婘婘,有一次喂食猫咪的时候,不小心被猫咪咬到手指,血流得汩汩的。

我问她,你去打疫苗了吗?

她说,没呢。因为咬她的猫咪是家里唯一一只打过疫苗的猫,她觉得应该没事,而且她查了查资料,网上有资料显示说被动物咬了后,可以采取“十日观察法”——如果咬你的动物,十天内没有死去,那就说明它并不携带致死的狂犬病毒,主人也会平安无事。

那时候我家里的猫也打过狂犬疫苗了,按理来说,应该也是没事的。可是我还是没有忍住心里那一丝丝小担心,再花了四百多块钱给自己接种了四针。

我去打疫苗之前,也在网上看到“十日观察法”的说法,心想,这难道不是一个悖论吗? 如果你相信十日观察法,但是在十天之后发现咬你的动物真的死去了,可是那个时候你再去打狂犬疫苗已经晚了,所以就只能等死了吗?

在医院里,医生语速飞快地告诉我说:“狂犬病的致死率是100%”。在这个世界100%的事情已经很少了,医生这么斩钉截铁说出必死的事情,多少会让人心里一悸。

他说,十日观察法都是错的。我看到在门诊房间里挂着犬伤安全告示上,写着只要人类有裸露皮肤被动物咬伤,就必须来到医院打针。

我把医生的话告诉婘婘。她在听完我的话之后,不由自主地担心起自己:“天啊,死亡率100%,说不定我现在是潜伏期,怎么办,我现在去打针还有用吗?”

虽然最后她也没有去补打狂犬疫苗,但我或多或少了解到,对于对死亡的恐惧程度有时候是在于每个人获得的信息量的多少。

在大部分情况里,人们面对和死亡相关的事情是全然没有勇气的。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总想要做点措施,或抵抗,或预防。

其中,花钱保平安是最常见的一种措施。

一针狂犬疫苗的成本很低,只需要花上三四百块钱就可以抚慰自己的“怕死”情绪。另外一款在今年被人们讨论得火热的疫苗,HPV疫苗, 人们在网络渠道、朋友交谈当中得知HPV被认为是唯一能预防宫颈癌的疫苗。

如果跑到香港打完全程,至少要一万多元钱,但仍然有不少女生争先恐后预约去香港打疫苗的行程。

互联网让信息传播得更远,尤其在自媒体时代,有时候一篇科普文或者一篇经历贴都会让人们联想起自身经验。在百度指数上显示,“宫颈癌”的搜索数据在这几年内波动起伏,但在几个特别的时间点会达到峰值。比如2016年7月18日,网上发布了HPV疫苗被批准中国上市的信息。于是在那一周里,在百度上搜索“宫颈癌”的人次从5294次上升到12988次,几乎用户都可以在屏幕上读到类似“25岁得宫颈癌”、“怀孕后发现自己得了宫颈癌”、“5个坏习惯惹来宫颈癌”等难辨真伪的信息。

在焦虑感的助燃下,打HPV疫苗这件事火了起来。

Rose原本也想要去香港打HPV疫苗,但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妈妈告诉她“不乱搞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不同意她去。因为工作原因,她经常会熬夜,虽然也曾想过自己会不会某天因为工作猝死,但是患上无法医治的妇科病是Rose心中排行第一的死亡恐惧类型,“那太丢人了”。

所以她每年除了常规体检之外,一定会去妇科检查自己的健康情况,她说:“如果上海可以打(HPV疫苗)了,我一定会去打。”

三明治作者高音子在文章里曾写过自己打疫苗的心理:“为了健康,怎么都值得。”在她看来,那些打疫苗的人不一定都是特别“怕死”的,但是有一部分人更有钱了,懂得花钱保平安。

前段时间她看到家乡陕西当地的一则新闻,有一位女性在被野狗咬了之后,及时去打了狂犬疫苗,但最后还是发作身亡。报道里,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说这种意外情况可能是因为咬人的野狗体内狂犬病病毒数量多,致病力强、伤口处理不彻底、注射之前或注射后还没产生抗体时,狂犬病毒已经蔓延等原因导致的。另外,这也和患者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也有很大关系,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可能抵抗不了这个病毒。

这个信息让高音子非常不安,她会联想到自己是否打了疫苗仍然会感染。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就是花了钱也保不了平安”,高音子说。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对年轻人还是一个问题吗?

大四学生心约每次乘电动扶梯的时候都会对那块“危险的”踏板格外留意,尽量迈过去,不踩着它。

因为2015年,湖北荆州一女子因为踩到了松动的电梯踏板,而被卷入电动扶梯不幸身亡的新闻至今令她印象深刻。

她爸爸以前在小城里负责修电缆,听说过也亲眼见过许多意外死亡事件,因此从小就教育心约要注意安全。平时,也经常在微信上转各类注意安全的文章给她看。她爸比她还恐惧电动扶梯。有一次,爸爸来上海,她看到爸爸在地铁站内突然手足无措,因为到处都是电动扶梯,不知道该怎么走。“虽然觉得那样太夸张了,但是自己也会很注意。”

我询问了一圈,才发现原来身边的朋友有好几位都对电动扶梯产生过恐惧。大家平时不说,只是因为没有人和他们谈生活里的死亡恐惧。

借助网络传播,各式各样、甚至有些你在平常无法预估的意外事故都通过各类社会新闻渠道进入人们的眼帘。有些新闻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但是太多负面、且没有后续解决方案的新闻在加剧年轻人对于意外的恐惧。

心约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是属于比较“怕死”的。

她有一次打算去市中心某戏院看孟京辉的戏剧,因为同伴临时放鸽子,所以不得不自己一个人前往。晚上七八点钟,从地铁站走到话剧中心时,必经一条又窄又黑的无人小巷,走着走着,她心里的不安开始渐渐升腾起来。

会不会被陌生人袭击?会不会被抢劫?会不会遭遇更糟糕的意外事件?恐惧在她心中不断放大。

她想着要是等到十点钟看完话剧,再走这条小路回学校,肯定会更恐怖。所以虽然她那时已经来到话剧中心门口,但还是毅然决定提前回家,为了安全。要知道那场话剧原本是她很期待看的,还自掏腰包花了200多块钱买的话剧票,但是因为“怕死”,就这么打了水漂了。

怕死这件事情并不关乎胆子大小,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意外什么会发生。

L今年在杭州读研二,是个会B-box和喜欢说唱文化的男生。他曾独自一个人去过很多城市旅游,在平时,他会骑着电动车往返于校园和女朋友家之间。

我问L,你最近一次幻想过死亡是什么时候?

他说前天吧。就是被害妄想啊,担心自己骑车的时候被人撞死。

同时,意外并不仅发生在户外。

在离家20分钟路程的银行工作,小小一个人住在外地父母给她在上海买好的房子里。独处的时候,她幻想过自己一个人生病在家,没有人照看,也来不及告诉家人,最后病情愈演愈烈的情形。毕竟,之前和室友一起住的时候,她曾在晚上得过急性肠胃炎,一个人躺在床上,虚弱到下不了床。

独居女生,对家里任何一点改变都异常敏感。

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家的防盗门上多了许多划痕,而且是有规律地划成一个“十”字。“该不会被不法分子做了什么标记吧?”小小心里想。虽然小区门口24小时都有保安看守,可是她还是忍不住浮现出糟糕的联想,之前曾看到过本地消息里说有小偷从外墙爬上了十楼偷窃,而她家就在十楼。

她不敢马上和爸爸妈妈讲门口有标记的事情,生怕在外地的父母担心,只好先告诉了闺蜜。虽然之后并没有什么危险事情发生,可是她总觉得再怎幺小心也不为过。

城市里,新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意外危险。

南宁人Cici,在三年前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有天夜里,快十点的时候,她接到一则显示是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她想也没想地接了起来,结果对方是上次给她送过一次外卖的外卖员,因为当时送错了餐,Cici给店家打了差评,但是这个差评后来由外卖员承担。在电话那头,外卖员的声音听起来颇为冷酷。他说,因为她的这个差评,导致他这一个月全勤奖会被扣光。

“我知道你的电话和地址,你给我小心点”,外卖员凶狠狠地说道。

住在一楼的Cici,家门前有一个小院子,在家养了一条狗的Cici本来每天都会打开院子门,让狗自己跑出去玩。但是那段时间她把家门关得死死的,“虽然心里知道他大概率不会来报复,但总归是有点担心。”

有人说,年轻人之所以会怕死,其实内在动机是因为孤单。即使现在年轻人同居、共同租房的趋势有所上升,但是“一人住”的群体不在少数。根据新华网报道援引的一项数据显示,国内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数量目前已经接近2000万人。

最初独居是因为向往自由,但是慢慢“孤寂的趋势就是死亡感”——这是一个24岁年轻人发起的“总出现对死亡的恐惧,该怎么办”的问题贴里,一个网友的回答。

担心猝死,和担心得癌症的年轻人

25岁的阿飞现在一个人在上海浦东新区租了一间一居室的房子。

她对个人安全格外注意,每次回家只要走进小区门,就会准备好把家门钥匙掏出来。在开自己家门的时候,会习惯性侧着身子,余光瞥一眼身后有没有人跟着。她发现自己身边很多朋友,都没有这种习惯,“到家门口才拿出钥匙,是很危险的行为”,因为你可能因为专注找钥匙,而忽略了身后的危险。

她在大学里就开始关注健康、养生的知识,因为觉得自己的体质并不好,身体寒气重,曾经在宿舍书架上摆放了一整套《黄帝内经》打算自己研究。但是她并不是那种已经离不开保温杯的虚弱的年轻人,相反,如果你看到她的第一眼会觉得她很阳光,可以随时和人聊健身、拳击、舞蹈的运动话题。

阿飞告诉我,她上一次担心过死亡降临的是2016年,她还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有一天她躺在床上连续看了很长时间的手机,突然起身的时候,感觉脑袋一阵眩晕,等到她恢复意识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房间的木地板上,后脑勺还有撞击的痛感,点开手机屏幕,看到时间,才知道自己就这么“晕”过去五分多钟。

过度使用手机、熬夜、过量喝咖啡……这些都是90后的父母们经常通过分享微信文章来告诫子女们要早点改掉的生活“陋习”——在不同版本的文章里,这些习惯会引起秃发、内分泌失调、猝死等一系列可怕情况。但是大部分年轻人并不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因为“其他人也都这样生活,其他人什么事都没有”。

但谁也说不上“事”什么时候会来。

Cici说自己从上一份工作离职之后,有一段空出来的时间,在家里休息。那段时间生活的作息完全混乱,晚上两三点睡,早上根本起不来。在家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只好一天到晚看视频,包括之前自己因为工作太忙所以落下没看的综艺节目、和全系列的BBC纪录片。有时候明明已经很困了,但是硬撑着要看完才睡。

有天凌晨三点,她的床上还亮着手机屏幕的冷光。突然她感到一阵心绞痛,无比真实地袭来。那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真的不能再这么晚睡了”。

Cici一直觉得自己心脏不好,但是每年体检结果都没查出什么。在她的朋友圈里,她也并不算是每天睡得最晚的一个,只是那天晚上的痛感太过真实,令她印象深刻,甚至之后每次联想起当时的场景,她都会想到“死亡”。

从那天之后,她虽然睡得也不算早,大概都在零点左右,但再也没有熬到3点多才睡。这是怕死带给她的改变。

希茜是我这次采访对象里,唯一真正和死亡较力过的。

今年三月,她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当时拿着彩超片子,问医生结果如何,医生直接告诉她,她的状况已经是恶性,要尽快做手术。

92年出生的她,当时脑袋有点懵。

她回家之后,就上百度查,“查出来的信息都很差”,虽然医生告诉她这是癌症里面“最小的”癌症,危险系数不高,但是搜索引擎的第一页数据里就看到新闻写着有人因为甲状腺癌而去世的消息。她亲戚里也有人得过甲状腺癌,说是“一般三十岁的人得这种病的比较多”,网上的信息显示,“青壮年患病率达到6成左右,发病原因和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及环境污染等有关,长期疲劳工作的年轻人易高发。”

论生活习惯,她绝对不是最差的,她告诉我自己平时睡得比较“晚”,一般都在11、12点入睡。而且毕业之后在银行工作,每天从家里带妈妈做好的便当去吃,很少加入点外卖的行列。

在很多人眼里看来,癌症这件事情怎么也轮不到她。

希茜自己也在想,这件事情为什么会落到自己头上的呢?想来想去,只得出一些无法证实的结论。一、可能因为在柜台工作,经常和老大爷老大妈吵架,心情太过压抑;二、有段时间,烤肉和奶茶吃得多了。

医生问她,之前有没有觉得吞咽东西不方便?

希茜心想,有啊,当时还以为只是烤肉切块太大的原因。

在确诊之前,她从没感受到或想到自己会得甲状腺癌。今年单位体检时,给她做检查的医生说她的症状疑似有甲状腺结节,建议她去医院拍片。她去年也参加过体检,并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因此她觉得应该出大事,拖了两个月,直到从国外旅游回来才去医院看病。没想到,查出来的结果这么严重,“一年里,结节长这么大是属于发展得很快的那种了。要是再不早点,影响到气管就糟糕了。”

做完甲状腺切除手术那天,希茜在医院里躺着,麻药的效力渐渐退去,脖子上的刀痕依然有明显的刺痛感,想挠不能挠。她躺在病床上,眼泪不自觉就流出来,“就想健健康康的。”

好在现在一切都好。公司之前为她买了重疾险,她自己前前后后看病大概花费了一万多块钱,后来总共获得了大概二十万元的赔付。原本为生病这事愁眉不展的妈妈到后来可以放心和她开玩笑说:“你真是会挑病生。”

休假一个月后,希茜在银行的轮岗刚好换到一个稍微清静点的岗位,现在她每天都要吃药,防止复发,并且未来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

“在这之后,你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变化吗?”

“也没有。不过说起来,这段时间我奶茶已经很少喝了。”希茜给其他人的建议就是每年要定期做体检,至少要关心自己的身体情况。

我在网上看到在心理学里专门有一个症状来形容人们因为害怕死亡而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的情况,叫做“死亡焦虑症”。在百度贴吧的“怕死”吧里还有15218条讨论死亡与怕死相关的帖子,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网络世界里留下自己对于死亡的担忧。

但真正“怕死”到有死亡焦虑症程度的人是少数,只不过每个年轻人都或多或少曾在自己生命当中联想过死亡这件事情。有些人会花钱保平安,比如打疫苗、定期体检、买营养品;有些人会向朋友求助,比如独居的年轻人邀请人来同居;有些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再熬夜、少吃垃圾食品。

虽然这些人有时候也会自嘲“怕死”,但其实怕死并不是他们身上的标签,相反,在生活中他们都有各自活色生香的兴趣领域。“怕死”更像是一种情绪,一种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提醒,在挥霍和任性的时候,要记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