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全面管治 香港恐怕更难再跨越底线 /

北京全面管治 香港恐怕更难再跨越底线

香港回归20年,北京对香港的自治,可说偶尔抓一抓、管一管,其间出再大的事,都由香港特区政府自行解决,也留下后遗症,这是北京过去意想不到的。但2014年"占中"运动已踩红缐,北京意识到,再不清楚表态,可能影响"一国两制"实践。中共19大报告,清楚画出了底线,香港今后想再跨越,恐怕更难了。

20年来发生在香港的大事件,每一件都针对北京:2003年"反基本法23条条例化"大游行、2014年占中运动及目前的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争议。这些事件,香港泛民主派认为是争民主、自由与高度自治的象征,虽然表面风波已过,但余烬未息,随时都会有人拿出来当事讲,振振有词。

所以,10月中下旬,透过中共19大习近平总书记工作报告,做出当机立断宣示:中央对香港有全面的管治权。

隔一个月,北京又派出人大副委员长兼祕书长王晨,到港为香港人大委员选举"开示",另外派一支中央宣讲团,为港府官员讲解19大精神。意犹未足下,再透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综述评点所有内容。这篇文章直接点明"中央对香港一直采取非常宽容忍让的态度,但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式有不尽理想之处",表面上是砲打中央,其实剑指香港,其内容挑明了所有问题:

第一、各项选举的候选人,必须"爱国爱港",必须声明,未直接或间接接受外国机构、组织、个人提供任何形式的资助。第二、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绝不允许触碰任何危害国家主权、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区基本法权威底线。第三、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高度自治权的限度在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特区就享有多少权力,不存在"剩余权力"。

中共透过宣讲活动、文本,定性香港历次风暴为"戾气的集中爆发",占中背后有外国势力资助,转为"颜色革命",更疾言厉色警告,不要把中央事关香港的决策、内地与相港间的互动,冠以"干涉香港内务、妨害香港利益"的帽子。

北京不再对香港苦口婆心,而使用这样的表述"把本该心知肚明的话先说出来"、"直接把事情挑明,让某些人不要心存侥幸"!措词强烈,近乎"别怪我没事先警告"了。更形容香港回归后历次混乱,"好像一些家庭养出了熊孩子,往往是父母迷信民主教育,缺乏关键时刻一言九鼎的权威"。

显然,19大后,中共对港要贯彻一言九鼎的权威,香港不能碰触中共对香港的底线:政治底线为"一国";法律底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共点明香港是"家里不乖的小孩",其实就是不愿看到香港有人一再挑战两个底线:"主权"与"安全",再不容许有人砸窗掀瓦。过去是出于呵护和信任,"一国两制"纵使"两制"端有些许出格,都还可当做经验积累,一直到占中被国际媒体定位为"颜色革命",不得不由特首处理弭平。在北京眼中,已视占中为出轨,是无视法治的民主。

北京看来,占中运动诉求特首、议员普选,但行动出现暴力,且踰越中央对香港的授权,是挑动"主权"与"安全"敏感的"指标事件"。过去香港常揶揄"阿爷话事",不把中共官员关切香港的讲话当回事;但19大后,恐怕得思考因应中共中央一言九鼎的权威了。

19大一届五年,不但与"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一半进程相逢,而且赶上中共"第一个一百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纛下,"一国两制"必须体现实践得顺利精采,香港更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一带一路"、完成"粤港澳湾区"计划,而其关键就在摆正香港与北京的关系,执行者就是北京中意的"爱国爱港"特首与问责官员,而且不能再出现妨碍香港前途的混乱。

所以可以预见,香港人一直要求特首普选、直选的政治改革,今后五年到十年不可能再起炉灶。而经历数场同质的大小风暴后,为了确保香港稳定,基本法23条国安立法,在这届特首林郑月娥任内,恐怕会排上议事日程。

北京既然已释出讯息,香港人不知体会到了没有?"两制"不在"一国"前提下,必定颠踬难行。而这些现象台湾看在眼中,自是另一番滋味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