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涉朝舆论引猜疑 朝鲜问题上北京先失一局 /

涉朝舆论引发民众猜疑 朝鲜问题上北京先失一局

12月7日中国吉林一家通讯公司披露中朝边境将设置朝鲜难民安置点,加之稍早之前12月6日《吉林日报》报道了核防护的新闻。两个消息接连抛出后引发了外界的担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2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幽默回应,“你平时也阅读和关注《吉林日报》吗?”继而表示,“我鼓励你也多关注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媒体的报道,这有助于你了解一个真实和立体的中国。”关于《吉林日报》的报道已经遭到吉林省委宣传部的批评,理由是没有掌握好度。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并不想炒作朝鲜问题。更不想让朝鲜问题成为中国民众关注的一个焦点。

朝鲜的导弹试射再次打破了半岛局势的平静(图源:VCG)

虽然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朝鲜问题,但是,中国政府方面暗中还是加紧了对核辐射的监测。《华尔街日报》2017年9月份的一篇文章说,据外交人员和分析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在朝鲜最新核试验之后正在加紧进行放射性尘降物监测,担心核污染引发公众愤怒,迫使政府对平壤采取更强硬立场。这也是中国政府不愿意舆论过分炒作朝鲜问题的深层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便是中国已经对朝鲜无计可施了。特别是12月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谈到中朝因核问题对立时,中国已经对朝鲜无计可施了。在此情况下,中国依然面对美国的压力。美国要求中国中断对朝石油供应,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最后一个砝码,一旦不起作用,恐怕也使中朝关系彻底决裂。

中国并未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吉林日报》进行正常的国防教育,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件。相比中国,日本、韩国每年都会举行这种类似的国防教育。

特别是2017年9月份当朝鲜导弹飞过,日本甚至启动“瞬时警报系统”,并在全国超过四分之一的行政区域发布了特别预警报告。虽然日本政府有过度渲染朝鲜导弹威胁的意味,但这种准备与措施也是应对朝鲜一旦发生战乱的必要之举。

相比中国,却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宣传与演练。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如今中国也不能保障朝鲜半岛不发生动荡甚至战争,也不能保证朝鲜的核设施不发生泄露。这些风险是现实存在的,但中国民众显然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

中国的国内舆论避谈朝鲜局势,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但避谈这一问题并不等于不存在这一问题。中国应该让舆论中国方面还是需要做好准备,特别是针对民众关于核防护的准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