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英媒:来瞧一瞧台湾的低端人口 /

英媒:来瞧一瞧台湾的低端人口

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最新的统计报告指出,台湾的全体工作人口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月薪低于3万元新台币(约合1000美元、6667元人民币)。

大学刚毕业的"社会新鲜人"的起薪或者是最低月薪,根据政府的规定是21009元新台币、而劳动部在5月份公布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实际起薪是28116元新台币、 "重新回到17年前的水平",但是高初中学历求职者的起薪平均是22221元新台币,平均起薪是26723元新台币。

不如北京

薪资的问题在台湾可能不只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因为按照这份报告来看,台湾的薪资水平不但行业别有差、南北也有差别、东部和西部的差别更是明显,以许多是外来就业人口的台北市为例,他们会到台北求职的主要原因就是台北的薪资水平高于绝大部分地区。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台北的薪资和生活水平是"呈现正比",例如根据台北市政府的统计,在台北从事餐饮与住宿行业的人员年收入平均是340616元新台币,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个月的收入约为28384元新台币,可支配的收入就更少了。

台湾的起薪偏低也是被劳工团体诟病指责的对象,那么台湾的起薪在两岸三地来比较的话是如何的情形?根据中国智联招聘公布的报告,中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薪资是7599元人民币,也就是大约折合34195元新台币,香港是大学毕业起薪14800港元、折合约54760元新台币。

台湾的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时薪是大约139元新台币。

收入与支出

或许会有人说台湾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从经济学人智库发表的《2017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来看,香港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55、台北排名第57,看起来似乎台湾的起薪和生活水平似乎是正比,但是检视一般常见的支出,台湾似乎又不算便宜。

以现在几乎已经是人人必须的手机来看,台湾大约每月支出最少是1000多元新台币,台湾的消费者基金会在2012年就发表报告说,台湾的费率价格是中国的8倍、香港的6倍,最贵的汽油价格每公升台湾是29.7元新台币、北京是7.22元人民币、折合约32.49元新台币、香港是16.91港元、折合约62.567元新台币。

台湾的薪资是否足够在就业的地点生活,答案可能是见仁见智,比对同样是行政院主计总处前一年的统计报告,以收入最高的台北市为例,每人的月均支出是25321元新台币,以起薪28116元新台币来看,在扣除了所得税、劳健保等费用之后,可能相当困难。

行政院主计总处的报告说,在台湾1133万多的全体就业人口中,虽然有所改善,但是还有1.49%月收入不到2万元新台币,而按照2017年五月的统计,每月全时工作受雇者的所谓经常性收入平均为38656元新台币(约合8590元人民币、1220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620元新台币(137.8元人民币、20.7美元) 。

而薪资低于3万元新台币的就业人口占全体的31.47%,这种统计数字被媒体认为是"低薪"的佐证,但是报告指出月薪低于3万元新台币的就业人口比例已经比2009年的44.39%下降,而主计总处所做的统计称台湾在2017年9月的人均收入是637535元新台币,也就是说低于平均数的就业人口会更多。

从这些林林总总的数字来看,台湾除了起薪低于其他地区之外、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距也正在拉大,而从比例上和支出成本来看似乎"低薪"的现象的确存在,对政府形成了挑战。

面对他们认为的"低薪",台湾许多年轻人选择像夜市摆摊之类的方式自行创业。

年终和加薪

现任的行政院长赖清德在9月接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2017年台湾的军公教人员加薪3%,希望能够鼓励民间企业跟进,随后的确也有数家大型企业宣布跟进,但是台湾的企业许多是中小型甚至所谓的微型企业,而从这些企业的招聘和告示来看,似乎并没有呼应政府的政策。

台湾习惯在年底的时候发放所谓的年终奖金,有的分析就指出,准备年终奖金的同时又要加薪的话,对企业主可能会造成现金压力,因此对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是否跟进加薪可能还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但是在《劳动基准法》修法引发争议之后,这段观察时间会要多久还很难说。

而许多企业主为了降低成本将固定职位改为临时或者是外包,就成了台湾就业市场统计的所谓"黑数",例如小型旅店将原先整理住房的清洁工作"外包"、改为以清理房间数量计算工资,并且不投保劳健保,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月收入大约在20000元新台币左右,是很多就业困难人士的选择。

至于学历较高的,许多希望通过留学而在海外工作,虽然还是少数,但是台湾相对"低薪"的问题也成了"留不住人才"、"人才出走"的重要原因,更也成为了台湾劳资关系"恶化"的根本因素之一,能否解决劳工所认为的"低薪"这个问题,看来也挑战了执政者的能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