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拆招牌自损形象,瞎折腾丢失民心 /

拆招牌自损形象,瞎折腾丢失民心

在一片非议声中,北京的天际线整治活动紧急叫停。北京海淀区“关于暂缓牌匾广告清理工作的通知”指出,海淀区已经停止拆除违规广告牌匾,已拆的可以重装。这场声势浩大的行动最终虎头蛇尾。

官方通知称,暂停清理拆除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由于冬季气温寒冷,大风天气多发,气候干燥,高空作业和着火风险较高;二是拆除工作后存在设置跟不上问题,造成群众识别困难。但明眼人都知道,暂停工作是因为强烈的民意反弹,引起更高层的关注,由此导致这项工作被叫停。

事实上,这项天际线整治工程本来就是拍脑袋决策的产物。所谓天际线,即“一个人站在城市的某一个地方向四周环顾,大厦的顶层与蓝天的相接处,就是城市天际线”。在城市一些特定区域,比如文化教育区,需要一些干净清爽的环境,对那些乱搭乱建广告牌的确需要整治,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应如此。比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日本东京银座中心,这些世界顶级的都会区,就没有所谓城市天际线问题,广告招牌璀璨夺目,反而成为城市的标志。为何北京要不分区域进行全面整治呢?这到底是城市美学的需要,还是长官意志呢?

内地很多官员“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施政时既不进行科学论证,也不进行民意听证,更没有善后配套与人文关怀,一纸令下,全面执行,美其名“敢于碰硬”、“励精图治”,殊不知整个决策从一开始就错了,结果导致民怨沸腾,官逼民反。

事实上,作为首善之区,北京是全国的中心、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局的一举一动都在舆论注视之下,稍有不慎,便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以近期的清理外来人口为例,被炒作成“北京排华运动”,引发基层百姓强烈反弹,有维权人士甚至呼吁“到北京去”,使社会更动荡复杂。而今次整治天际线,不仅浪费民脂民膏,也给民众生活造成巨大不便。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局拆的不是商家的招牌,而是中共自身的招牌。

中共十八大之后,官场弥漫着一股“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慵懒风气,很多官员尸位素餐,北京市当局为了在全国带好头,推动风气转变,雷厉风行,从动机上看是好的,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强政励治若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结果只能是残民以逞,反而不如无为而治。

北京当局几把火都没有烧成,这给全国的官员敲响了警钟,如果动机与效果不能统一,不能将以民为本落在实处,而是空喊口号,不管职位有多高,也不论他与高层有甚么关系,最后都可能被拿来祭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