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台湾高中生:对岸如何开阔我的眼界 /

台湾高中生:对岸如何开阔我的眼界

我对中国最具体的认知来自高二时去四川的印象。那时报名了"台北市高中五校联盟暨四川省宜宾市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对于我而言,这趟旅程的经验和收获都十分令人珍惜,可说是粉碎了我对对岸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打破了对出游的犹豫──有些事情只要开了个头,后续没有想像的困难、最为重要的是,开阔了我的眼界。

过了两年之久,这趟旅程仍历历在目;2015年的九月底,是高中生活浓墨重彩的一笔。飞机在重庆降落,而重庆和目的地四川宜宾的距离把中国的地大物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搭乘小巴士大约要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热情招待我们的主要是宜宾三中的老师和学生,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共同朗诵李庄赋、论坛交流和景点参访。

同根同源两岸情

李庄的街道充满了萧瑟苍凉的气息,岁月的痕迹刻在街道的青石上,他们的骄傲"抗战文化"便是第三和第四天的主题──"同根同源两岸情,文化抗战李庄行",而朗诵李庄赋也是我们和宜宾三中的同学们最初的交流。

第五天我们和宜宾三中的同学一起上课,听我的学伴说,他们从高一就要留晚自习了,住宿生到十点,通勤生到九点;社团只有十五个,但学生人数大概是我们学校的两倍……我们从学校生活到课外娱乐天南地北地聊,有些截然不同,有些惊人地相似,例如周杰伦在中国依旧红透半边天。

下午的论坛算是这几天的重头戏,论坛的三个主题是:升学压力、课外生活和传统文化。三中准备的十分用心:乐团唱歌、李庄中学的草龙舞、舞蹈〈映山红〉、〈琵琶行〉朗诵。我们这边则是扯铃、课间操、钢琴、大合唱〈风筝〉,我另外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历史、发展和现况。

从诗词找到共鸣

这八天七夜的旅途里,我们到访了许多地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育有大约一百只的大熊猫,占地一千亩;流杯池公园,这是黄庭坚在宜宾留下的足迹;锦里武侯祠;五粮液酒厂;氤氲着雾气,美如仙境的蜀南竹海……从小到大熟悉的诗词仿佛找到了家乡,蓦然有了共鸣。

在和学伴交流的最初,透过网络小说这个话题,我和其中一个女生简直相见恨晚似的,我很开心终于有人陪我聊大陆作家写的网络小说(我周遭的人少有看的),我们热络地聊着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生活习惯──三中的学生有学书法的都通繁体字,父亲的哥哥叫大爸、二爸……依此类推(看排行第几),第一次见识到兔头这项料理(我不敢吃)……算是默契地回避了两岸相关话题,但是我真的十分好奇他们认为应该统一(或着说认知里就是统一)的想法是什么?

出乎我意料地,学伴切入的点并非我一开始以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如此(不礼貌的说法是洗脑),他强调的是台湾的位置和战略地位,因为位处重要防线,所以中国势必要收回的。他的措辞很客观,虽说彼此截然不同的想法摆在明面上,但这个态度让这个原本稍显尴尬的问题就像是寻常的小议题。

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因为有些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关于此议题的网络骂战真的毫无意义),双方有理智有条理反而更能深入了解对方想法,而也只有以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认知强加于他人头上对解开症结点才有帮助;一个数十年累积而成的误解和不认同,恰如一团纠缠的毛线,或许需要耐心接触和尊重,等待时间来梳理这些矛盾。

不需要意气之争

这次的交流活动对我来说十分有意义,这是自助旅游所体会不到的。在短短几天中,和不同背景的人由陌生到熟悉、进一步认识对方的家乡,文化的交流和激荡,让我们的视野更为宽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