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保住世界领袖地位 别总说你不要挑战我 /

美保住世界领袖地位 别总说你不要挑战我

美国政府18日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天发表了“万众瞩目”的国安讲话,将中国、俄罗斯称作“战略竞争对手”。尽管这次讲话并未如外界所预测的批评中国“经济侵略”,但“战略竞争对手”的提法仍是一个比较严厉的定位。

对于特朗普的讲话,美国国内也不乏质疑声。美国《华盛顿邮报》19日文章质疑,在此次讲话准备阶段曾有官员所暗示的将对中国采取新的强硬态度并未发生,特朗普也并未就针对中国的计划提供更多新细节。不过,文章援引中国学者的话称,美国作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国家,应该努力保住自己的世界领袖地位,而不应总是在讲“你不应该挑战我”。

18日,特朗普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

《华盛顿邮报》称,一年来,特朗普政府在如何应对中国方面发出了复杂而不明确的信号,这份未如预期强硬的报告再度加深了人们对中美关系未来的困惑。《中国日报》的一篇社论就关注到了这一点,“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尚未形成”。

文章指出,中国外交领域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同样感到困惑。“到底是什么战略?现在还不清楚,”他说。与许多中国专家一样,时殷弘18日表示,白宫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但他警告不要把特朗普的话当真。

中国不太关注特朗普说了什么,主要看他要做什么,”他说。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言行不一,成为引发许多争论的根源,周一的讲话对于解决这一点毫无帮助。《华盛顿邮报》认为,作为一名总统候选人时特朗普常常抨击中国,而作为总统,他在一些重大地区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却摇摆不定。

上周末曾有报道暗示,特朗普周一的讲话以及他的国家安全战略将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同时批评中国“经济侵略”。特朗普周一称中俄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试图挑战美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但特朗普接着说,美国将“总会以一种保障美国国家利益的方式,试着与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建立很好的伙伴关系”。

《中国日报》社论指出,美国总统小布什上台时也曾将中国描述为“战略竞争对手”,但随着时间推移,将中国视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为中美关系多年来的稳定铺平了道路。

《华盛顿邮报》19日援引美国国家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事务专家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的话说,“竞争”框架会使中国感到厌烦,中国已经决定将美国视作战略竞争对手。

他说,他们的想法,就“伙伴关系”这个词来讲,那就是“你可能会说,我也可能会这么说,但我们不一定相信”。

对于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和外交活动受到各国普遍欢迎。国际社会对此是有目共睹的,任何国家、任何一个什么报告想歪曲事实、恶意诋毁都是徒劳的。

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华春莹表示,作为两个大国,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不足为怪。关键是必须要认识到,中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正确看待和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基础上,采取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彼此之间存在的分歧。

《华盛顿邮报》19日认为,特朗普周一的讲话未提供具体的细节,这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疲软的表现。曾做过中国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翻译、现身居北京的时事评论员高志凯(Victor Gao)说,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不能被挑战的观点现在看起来是“可以商量的”。

作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国家,你应该努力保住自己的世界领袖地位,”高志凯说:“如果另一个国家发展的更好,有更好的发展战略,你应该谦虚向他们学习,而不是反复地讲,‘你不应该挑战我’。”

高志凯(资料图)

另外,俄罗斯此次在特朗普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也被称作“战略竞争对手”,俄罗斯对此的回应十分直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二(19日)批评美国新的国家安全计划,称其具有“帝国主义特征”,并错误地将俄罗斯描绘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显然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特征,缺乏拒绝单极世界、接受多极世界的意愿。”他说。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佩斯科夫还指出,“当然,我们不能同意这种态度,他把我们的国家定义为对美国安全的威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