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澳大利亚反间谍法案剑指中国代理人 /

纽约时报 澳大利亚反间谍法案剑指中国代理人

澳大利亚悉尼——当前程似锦的悉尼市议员陈君选(Craig Chung)与美国前官员会面时,媒体和他所在选区的选民们似乎一点也不在乎。

但是,在与澳大利亚华裔有关的事情上,他特别小心谨慎。他研究所涉及人员的背景。他回避出现在一些照片上,还将自己与谁谈话、为什么谈话公之于众——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不让自己受到与中共有关的人交往的指控。

工党参议员邓森辞职。他被指责从中国出生的政治捐款人那里获得资金,为中国谋取外交利益。

“有这种担心,也许我们会与被指控为他国政府特工的人密切往来,”陈君选说。他现年49岁,是第四代澳洲华人。“我们现所处的环境让人们战战兢兢。”

有关中国试图收买澳大利亚政客、影响该国选举的指控,让澳大利亚陷入混乱,引发了人们越来越认真彻底地审视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影响澳大利亚的努力,也让人担心,一场为杜绝中国影响力而进行的运动有成为麦卡锡式政治迫害的风险。

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使用澳大利亚的代理机构来改善自己的形象、推动政府的首要议事日程,包括台湾的统一和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这些努力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已有所加强。习近平似乎把澳大利亚视为一个中国影响海外舆论、增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的实验室。澳大利亚则在与中国的贸易上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在实际行动上,这意味着中国出生的、与中共有关系的企业大亨利用澳大利亚宽松的竞选财务法,向澳大利亚的政党捐赠了数百万美元的献金。中国的外交人员也动员中国留学生参加集会,公开反对被他们视为反华的观点,当地的中文媒体则常常仿效中国官方媒体使用的极端民族主义口吻。

但现在,澳大利亚国内已爆发了一种强烈的反弹——公众对任何被指控为与中国影响有关的人表示强烈谴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法案,这些法案将会加强间谍法,禁止外国的政治捐款,把干预澳大利亚民主的做法定为犯罪行为。

包括人权组织在内的批评者担心,新法案和高涨的反华情绪将压制合法的辩论,把目标不公平地转向澳大利亚非常多样化的大华人社区。

“中国影响的问题是真实的,但这个问题容易被夸大,我认为我们此刻就有这种危险,”休·怀特(Hugh White)说,他是著名的国防战略师,他本人曾发出过有关中国的警告,称中国的崛起可能会迫使澳大利亚获得核武器。“一种势头已经围绕着这个问题形成,离道德恐慌已不太远了。”

怀特和其他人说,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华裔的怀疑,反映出对一种正在出现的地缘政治现实的更广范的担忧:美国已变得不那么可靠,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澳大利亚经济和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2016年的人口普查,在过去的五年里,澳大利亚的新移民中,来自中国的比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都多。澳大利亚现有100多万华裔,占总人口的5.6%,这个百分比与美国人口中全部美籍亚裔所占的比例相当。

由此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是一个微妙的话题。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和其他出口产品的巨大胃口已带动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

但是,许多澳大利亚人在讨论中国留学生、中国人在澳大利亚房地产和农业用地上的投资时却比较矛盾。中国留学生每年给澳大利亚的大学系统注入的钱高达180亿美元。

“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看待中国,因为中国不是盟友,但也不是敌人,”怀特说,他现在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教授。“我们正面临着对我们国家的经验来说是全新的东西。”

澳大利亚的许多制度还没有跟上这种变化。

尽管澳大利亚有可引以为豪的多元文化,但汉语教学在公立学校里仍很罕见。在悉尼这样的城市里,人们居住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种族划分的。如果像当地的一位作家最近说的那样,把澳大利亚的议会当作一个郊区的话,它会是这个国家最不多元化的地方之一。

对中国政治影响力的群情激愤让许多澳大利亚华人担心,新的间谍法和反外国影响法可能会让他们受到进一步的孤立。

北京方面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充满偏见的言行破坏了中澳关系当有的正常气氛,”中共主要报纸《人民日报》最近发表的一篇社论这样说。

周二,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提醒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加强安全防范”,领事馆说,最近发生了“数起侮辱、殴打中国留学人员的事件”,然后警告留学生多加小心。

作为少数民族的成员,一些澳大利亚华裔把自己与更强大的中国关联的身份看作是获得更多尊重的途径。也有一些人在中国有亲属和商业关系,这让他们不敢对北京表达异议。

但是,澳大利亚的华人社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华人社区不断壮大的新成员不仅仅来自中国大陆,也来自台湾、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区。

许多人很快对澳大利亚的生活称赞不已。但他们也要求知道,为什么在董事会和媒体界的澳大利亚华裔人数如此之少,为什么购买一套公寓这种简单事情会被视为可疑。

“华人社区仅仅由于他们的样子就遭受了相当程度的歧视,”陈君达说,他属于执政的中间偏右澳大利亚自由党(Liberal party)。“我担心,这项立法将把澳洲华裔与其他所有澳大利亚人区别开来。”

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已强调指出,拟议中的法律并不明确针对中国或澳洲华人。“我们必须确保澳大利亚的民主制度能够抵御来自任何国家的所有威胁,”他在12月7日介绍反外国干预法时说。

政府官员乔治·布兰迪斯(George Brandis)表示,新立法是根据情报机构对全球威胁的评估起草的。在本周的内阁改组前,布兰迪斯曾任总检察长,改组之后,他被任命为澳大利亚驻英国高级专员。布兰迪斯还说,新立法受了美国的启发,反映了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教训,考虑了俄罗斯试图干预美国选举结果的证据。

拟议中的澳大利亚立法将与美国的有关法律类似,将禁止外国献金,并要求为外国或外国机构工作的人登记注册,他说,但法律所要求的披露范围更广,也将对一系列活动采取更严格的执法措施。

这包括把不属于绝对间谍活动、但被视为干扰“澳大利亚的民主或政治权利或义务”的行为当作犯罪行为来对待。

“美国有关法律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政治干涉定义的模糊性,或高度的通用性,”布兰迪斯说。“澳大利亚的立法中,对什么行为构成外国干涉有非常具体的描述。”

许多亲身经历过北京高压手段的澳大利亚华人对该法案表示欢迎。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进展,虽然早就该这样做了,”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说,去年他在一次前往中国做研究的旅行中被中国当局拘留。

他和其他几位批评中国的知名人士说,这项法律起码会阻止中国对澳大利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施压,以及利用代理人通过捐款影响政治的做法。

政治献金问题已结束了一位政客的职业生涯:反对党工党的参议员邓森(Sam Dastyari)已在本月辞职,他被指责受中国出生的捐款者授意,按照中国的吩咐行事。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好几周的公开批评,反对者将他视为中国破坏澳大利亚民主进程努力的象征。

中国影响的问题也成了最近悉尼一个华人众多的选区的选举焦点,争夺议会一个空缺席位的候选人互相指责对手或过于亲华、或患有恐华症。

尽管有人指责政府为赢得这个席位煽动反华情绪,但自由党候选人、前职业网球手约翰·亚历山大(John Alexander)仍在选举中获胜,保住了特恩布尔总理在议会的多数席位。

但是,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忧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澳大利亚情报部门一直在向渴望信息的媒体匿名透露被情报部门描述为有可能陷入危险的更多政客,其中包括10名尚未被指名的地方和省选举的候选人,澳大利亚情报部门称这些候选人与中国情报机构有联系。

许多这些被指控为“满洲候选人”(Manchurian candidates)的人都在移民人口众多的选区,这就加剧了指责和多疑的风暴。

“我们正在看到的展现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国家安全的有毒政治,自9·11事件以来,这种政治已经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怀特说。“我们面临着过度反应的重大危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