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十九大后 政治局圆桌会议人人过关 /

十九大后首场 政治局圆桌会议不寻常 人人过关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共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发言(图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5日至26日召开民主生活会,这是中共十九大后新一届政治局的首场民主生活会。会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对本届政治局成员提出了具体要求:要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梳理正确政绩观,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斗争……

中国官方公开的信息显示,本次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主题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会议还给出了中共高层对中国当前局面的基本判断,这是本次会议的不同寻常之处。

常规“人人过关”之外有不寻常

这是习近平担任中共总书记以来,中共政治局召开的第四次民主生活会。

会上,中共政治局成员“逐个发言”,“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的目的”。央视《新闻联播》画面显示,中央政治局成员逐个发言,面前都是一沓材料。这意味着身处中国权力最高层的政治局成员,保持了常规的“人人过关”。

据称,会前“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同有关负责同志谈心谈话,围绕主题进行查摆,撰写了发言材料。”这段“绕口令”式的文字,并未说明谁跟谁进行了谈心谈话,谈了什么。

根据中共政治局的组织框架,7常委也是政治局成员。因此,可能的情况是7常委分别找其他政治局成员进行谈心谈话。

中共有关上述会议的通稿显示,政治局成员就4点形成共识,即:“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头遵守、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带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

这“四个带头”,可以说是习近平对中共政治局成员的第一要求。习近平对政治局成员发言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核心就是“落实”——落实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树立正确政绩观,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可以看作是一次习近平对中共最高权力层的一次集中总动员。

会议还给出了中共高层对中国当前局面的基本判断——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也不少。此前的三次会议皆未有过类似内容,这是本次会议的不同寻常之处。习近平要求政治局成员“尤其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知危图安,尽职尽责、勇于担责,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习近平还要求政治成员 “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都应该明史知理,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习近平说。

已成定制的政治局民主生活会

自习近平执政以来,在江、胡时代几近消失的民主生活会重回公众视野。资料显示,民主生活会是中共党员在党组织内部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活动制度。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时渐现雏形。文革结束后,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

鉴于邓小平时期曾以开高层生活会的方式迫使胡耀邦下台,因此中共对高层民主生活会多有避讳,此前还曾用“政治局专门会议”代替。

据多维新闻了解,2013年6月中共第一次召开过相同规格的会议,但当时对外公布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并未出现“民主生活会”这样的表述。但从会议的准备、议题和程序,与之后的民主生活会大体相似。

此后,又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年末开过两次民主生活会。2015年的那次是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的正式回归。观察人士指出,政治局层级的民主生活会回归公众视野,将成为中共历史上又一个重要标志。

该次会议以政治局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为核心内容,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人作为反面典型,对政治局成员提出了若干要求。

2016年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今年则是对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这两份文件,都是两个月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

2016年10月下旬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中央政治局每年要召开民主生活会”,“规定”要求每年召开1次,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至此,每年开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成为定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