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本人对美国好感度下降 对中国竟上升 /

日本人对美国好感度下降 对中国竟上升

日本内阁府在12月23日发表的《有关外交的舆论调查》,在有关对美国的好感度的提问中,回答“有好感”的比例为78.4%,包括回答“有好感”的35.6%加上回答“总的来说还是有好感”42.9%,回答“没有好感”的人的比例为19.1%,包括回答“没有好感”的12.0%加上回答“总的来说没有好感”7.1%。

和上次调查,也就是2016年11月调查结果比较,回答“有好感”的比例从84.1%下降到78.4%,下降5.7个百分点;回答“没有好感”的从13.2%上升到19.1%,上升5.9个百分点。

对于现在日本和美国的关系的看法,认为“良好”为84.4%,其中包括“认为良好”的33.3%加上“总的来说还算良好的”51.1%;认为“不好”的为12.4%,其中包括“不太好”的10.3%,和“认为不好”的2.2%。

和2016年11月调查结果比较,回答“良好”的比例从87.1%下降到84.4%,下降2.7个百分点;回答“不好”的从9.8%上升到12.4%,上升2.6个百分点。

而追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月入主白宫,打出“美国第一主义”政策,退出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还表示了将TPP协定转换为日美2国间的通商协定谈判的意向,对日本冲击很大。

按照日本原来的预想,由于TPP带来的各国取消关税,日本产品出口将增加,同时低价外国商品得到进口,日本消费者在购买外国廉价商品时节省下来的资金,又将用来购买其他商品,消费整体将随之扩大。去掉日本国内生产由于外国商品的挤压而造成收益减少的2.9兆日元的负面效应,正面经济效果仍可达到3.2兆日元,GDP将被推高13.6兆日元(2.6%)。而在TPP无法生效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提出的到2020财年将名义GDP增至600兆日元的目标将很难达成。

美国退出TPP,挫伤了日本人对美国的感情。

第二,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受到日本的严厉批评,日本环境大臣山本公一6月2日在内阁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指责称:“非常失望,这与终于走到这步的《巴黎协定》这一人类智慧背道而驰,令人愤怒。”日本内阁其他阁僚也纷纷表示失望及对协定未来的担忧。现职阁僚公开对友好国美国进行批判实属罕见。山本指出:作为环境大臣,作为山本公一个人,我感到十分失望。这种感情也在日本普通人中有所渗透。

第三,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问题,联合国大会(193个国家)紧急特别会议12月21日凭借多数赞成通过了决议案,批评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并要求撤销承认。该决议获得128票赞成和9票反对,35票弃权。美国被孤立的局势越发明显,日本投了赞成票,和美国针锋相对。有关中东各国,日本政府认为:“对日本抱有亲近感的国家很多,可以期待发展关系”,日方不愿破坏良好关系。在在这一点与美国不同,而美国的独断专行,也引起了日本人的反感。

由此相对,在有关对中国的好感度的提问中,回答“有好感”的比例为18.7%,包括回答“有好感”的3.4%加上回答“总的来说还是有好感”15.4%,和上一次调查相比上升了1.9个百分点。

对于现在的日本和中国的关系的看法,认为“良好”为14.9%,其中包括“认为良好”的1.4%加上“总的来说还算良好的”13.5%;认为“不好”的为79.8%,其中包括“不太好”的46.9.%,和“认为不好”的32.8%。,认为良好的从12.5%上升到14.9%,上升2.4个百分点。

从这次《有关外交舆论调查》来看,与上一次调查相比,日本人对美国的国民好感度下降,而对中国的好感度上升。

这也与今年以来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有关。7月8日,在德国汉堡G20期间,习近平与安倍举行了会谈,11月11日,日中领导人在越南岘港APEC期间举行了“习安会”,揭开了日中关系“新开端”。9月29日,在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互致贺电,两国首脑上一次互致贺电是在2007年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之时。11月13日,李克强还在菲律宾马尼拉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28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东京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8周年暨中日邦交正常45周年招待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亲自出席并致辞——这是相隔15年后,日本首相亲自出席此类庆典活动。这些正面因素也促进了日本人对中国的国民感情的改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