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辉煌落幕 年升6.72% 涨幅创9年来最大 /

人民币辉煌落幕 年升6.72% 涨幅创9年来最大

周五(12月29日),与年初的悲观情绪形成巨大反差,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今年最终高调收尾,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大幅收涨228点至6.5120元,与中间价一并刷新逾三个半月新高;全年累计升值为6.72%,创下九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离岸人民币即期午后亦大涨近200点至6.5129元,创9月11日以来新高。

交易员指出,去年年底的基数很低,加上今年美元未如预期般强势,推高人民币汇价的全年上涨幅度;另一方面,临近元旦,市场流动性不佳,加大双边点差,波动性亦较平日更高。最近人民币涨幅远高于美元指数整体跌幅,估计元旦后人民币会有所回调。

交易员表示,“年底流动性比较差,加上这两天美元也出现明显调整,人民币这个反应也算正常。”

今年按中间价计算的人民币累计升幅超6%,一改过去三年连跌走势,并创出九年来最大年度升幅;交易员称,应理性看待年度表现,如果放到较长时间跨度看,人民币弹性越来越高,逐渐向成熟市场货币靠近。

交易员预计,跨年之后个人5万美元每年的无理由购汇额度重新恢复对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而2月有农历春节长假,3月将召开“两会”,人民币一季度表现最大的不确定性将在于美元会否会反弹。

中国央行第四季度例会称,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切实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全球汇市方面,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周五在一个月低位附近徘徊,澳元和加元等大宗商品相关货币则因能源和金属价格走高而触及两个月高位。美元指数持平于92.602,隔夜曾下滑0.4%至11月27日以来最低位92.573。

谢特朗普总统“赠箭” 人民币完美收官2017

反观美元可谓是“熊之哀嚎”,美元指数今年以来下跌超过9%,恐将创下2003年以来最大全年跌幅。尽管今美联储完成“小目标”——兑现升息三次的承诺,美元仍未受益。

尽管美国经济扩张,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且美国通过税改法案,美元今年仍告挫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丑闻及美国低通胀,料持续令美元承压。分析人士称,与朝鲜和中东相关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英国脱欧谈判和美国中期选举构成的政治风险,在2018年都颇值得关注。

自2013年人民币按年升值近3%之后,持续近三年的贬值预期今年意外反转。在美元走弱、中国经济企稳,以及中间价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的助力之下,人民币毫无意外将创2008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

今年前五个月,在岸人民币在小幅升值后在6.90元附近长期横盘整理,5月末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此后结汇明显增多,人民币大幅升值。9月一度升破6.44元之际,央行宣布将20%远期购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降至零,人民币转入双边波动模式。

周五人民币继续攀升,以上午触及的日高6.5132元计,今年在岸人民币的累计反弹幅度逼近6.7%,与去年此时分析师普遍估人民币兑美元将在2017年第一季度破7的预测大相径庭。而最新的彭博汇总预测中值显示,人民币2018年兑美元将与目前汇率大体持平。截至北京时间11:22,在岸人民币涨0.26%至6.5162元。

“5月引入的逆周期因子,帮央行稳定了人民币汇率,”澳新银行外汇策略师张雅怡在说,预计2018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位于6.55元——离目前价位不远,但并不意味着市场会很乏味,汇率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升值和贬值,波动区间或在6.45-6.70元。

2017年内,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亦明显升值,跨境资本大幅流出的形势得以逆转,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双双企稳。监管层也逐步放松了前期的资本管制措施,下半年央行入市干预明显减少,境内外汇市场的单边预期逐步转变为高买低卖,企业避险观念增强。

而在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最后一波升值小高潮始于12月20日,当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最终的共和党税改方案,为美国扫清了税改立法的障碍。但美元指数并未获得提振。随即人民币即发起了一波“圣诞-新年”攻势,离岸人民币从6.60水平一路升至6.52,涨幅超800点。同期,美元指数则从93.7降至92.7,跌幅逾1%。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本周撰文指出,近期的升值主要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反映,国内因素是主要的,同时受到市场预期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短期因素逐渐消退,预计人民币汇率或有所回调,但不会大幅波动,而是仍然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保持在6.6左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