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张国清北上津门 中共新技术官僚再度崛起 /

张国清北上津门 中共新技术官僚再度崛起

在广受外界瞩目的天津市长“悬空”多日之后,北京时间2018年1月2日,天津微信公众号“新闻117”发布消息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任命张国清为天津市副市长,并表决通过决定张国清为天津市代理市长。不到一年时间,从直辖市重庆市长任上调任另一直辖市天津代市长,发生在素有“兵工少帅”之称的张国清身上的这一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看似平调,实则意味深长

现年53岁的张国清出身军工体系,1987年起先后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耕耘近26年。张国清在担任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期间,兵工集团于2011年成为首家营业收入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的军工集团,张国清也因此被誉为“兵工少帅”。

2013年4月,张国清调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当时即被看好这是中共领导层着意增加其地方历练的举措。

2017年1月张国清顺位接替黄奇帆,升任重庆市长。相比于素有“金融市长”之称的黄奇帆,由于出身军工部门的张国清,担任重庆市长后被普遍看好可加强发展重庆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

张国清任重庆市长期间经历了孙政才落马带来的巨大震荡。而就任重庆市长尚不到一年时间,张国清此番北上津门,先是被任命为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2天之后即被任命为代市长。如果说作为直辖市,天津历来是中国政坛高地,而后起的重庆在这方面亦不遑多让。因此,对此一番平调,外间一时难明就里,颇有眼花缭乱之感。

分析人士指,相较于薄熙来案、孙政才案先后给重庆官场带来巨大震荡,天津在经历了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以及黄兴国案之后,其政治局势亦充满复杂性。而此轮张国清平调津门出任天津市代市长,似乎和中南海对天津的未来城市定位密切相关。

习近平在其第一个五年任期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该区域规划旨在解决困扰中国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发展瓶颈,被外界称为“习近平的一号规划”。近来北京疏解外来人口和京津冀煤改气遭遇阶段性挫折。在这个档口,张国清调任天津,如同此前陈吉宁空降为北京市长一样,明显带有中南海意图加速推进落实京津冀一体化的印记。

问题是,为什么是张国清?张国清现象是个案还是带有某种内在规律性?

中共政坛的“军工航天系”

军工科班出身的张国清,被外界归类为中共政坛上的“军工航天系”。这一政坛群体还包括: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辽宁省委书记陈求发、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湖南省省长许达哲、浙江省省长袁家军。

分析人士称,众所周知,军工、航天行业不仅掌握高精尖的科技,更是关乎国家战略与安全的核心事业。并且近年来,在市场化与全球化的推动下,民营军工企业发展迅猛、异军突起,其生产的一些军品已大幅度赶超国有军工企业的同类产品,给后者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压力之下,抗压能力和执行能力强的“兵工少帅”“航天少帅”们则脱颖而出,而其特殊的能力和历练又在中南海的相关人事任命中受到高度重视。

自2015年中央高层提出“军民融合”的理念,到今年1月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并由习近平任主任的一系列部署来看,中共通过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军工混改为突破口加快国企改革的决心坚定。而近来多位军工航天系官员的晋升也能在一定程度反映中共的用人之意,即借助这些官员在军工行业的经验、资源积累,推动地方的军民融合和国企改革,进而为国家层面的改革扫除一定障碍。

技术官僚再度崛起

“军工航天系”与更早之前的“石油系”、“工程系”等构成了中共政坛更广泛意义上的“技术官僚”。而中共技术官僚崛起第一波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始年代。

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年代,一改毛泽东时代的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路线,反应在用人路线上则是摒弃毛泽东的“又红又专”,首次将知识技术精英和“专家治国论”有限地引入中共内部。1981年邓小平提出“干部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来“清理三种人”和替换意识形态思想浓重的老干部,打造一个务实且执行力强大的领导集体推进改革。

观察人士指,技术精英之所以可以担此重任,关键在其“经世致用”的精神与务实的作风,造就政治新生态环境。技术官僚不同于中共政工干部,一方面他们没有或少有意识形态的羁绊;另一方面,其政治资本亦不在于“坐而论道”,而在于“起而行之”地去关注现实问题,掌握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决策与计划去解决问题,获得实效。

某种程度上来说,江泽民、李鹏、胡锦涛、温家宝等人身上都带有上述工程技术背景以及专家治国印记。而此前落马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其发迹正是始于石油系统。

以张国清为代表的“军工航天系”高官的集体上位,可以视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精英、技术官僚上位的第二波或第二次浪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