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打出一记重拳 中国等着看好戏 /

美国打出一记重拳 中国等着看好戏

“今日俄罗斯”1月30日的消息称,在美国刚刚出台的“克林姆林宫报告”中,几乎将整个俄罗斯政府高官都列入制裁名单,此外还有许多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商人。莫斯科方面对这个报告进行了勐烈抨击,称这实际上等于宣告美俄两国关系破裂。

在这份报告的制裁名单中,有总理梅德韦杰夫、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以及所有部长(包括外长拉夫罗夫),除总统普京外的114名俄罗斯高官被一网打尽。除此之外,还有96名资产净值在10亿美金以上的商业人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霸道和任性。俄罗斯作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在全球的政治、军事、能源等领域都拥用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与这样一支超级力量打交道的方法,竟然像对待伊朗、朝鲜、叙利亚这样的小国一样随意,不知是美国的悲哀还是俄罗斯的悲哀。

自从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美国联合欧洲对俄罗斯进行过多轮制裁,但都比不上“克林姆林宫报告”来得震撼。如果这个制裁方案得到贯彻落实,美俄关系宣告彻底破裂将是毫无疑问的事。到那时,美俄两国之间将不会有任何妥协,只有如同冷战时期那样的零和博弈。

这个世界不太可能重回冷战格局,即便冷战也只会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冷战。只要俄罗斯不犯煳涂,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在美俄之间选边站队。美国别指望其他国家会与他一起承担遏制俄罗斯的风险,相反有很多国家会乐见美俄对抗。

美俄在乌克兰、叙利亚等问题上斗了不止三百回合,俄罗斯并没有落到下风,相反还稍稍占优。此外,美国连阿富汗、叙利亚都拿不下来,怎么就自信能让俄罗斯屈服呢?正如普京评价朝核问题时所说,即便朝鲜吃草也要发展核武器,相信俄罗斯人即便吃草也不会向美国人屈服,俄罗斯遇强则强的性格自不用我多说。最终,美俄对抗将会是一场消耗国力的持久战,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获利的绝不是对抗双方。

美国方面也许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报告中还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不应该被解释为对这些个人或实体实施制裁”。就在报告出炉前,美国驻俄罗斯大使乔恩·亨茨曼还专门向俄罗斯方面解释,称美国即将发布的“克里姆林宫报告”并不意味着美国将对俄追加新制裁,极力想冲淡制裁对两国关系的震动。

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将俄罗斯逼到对抗的绝路上,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而这个制裁报告已经给这个错误增加了一个很浓重的砝码。特朗普上台前就意识到美俄对抗的灾难性后果,他曾公开承诺要改变美国的对俄政策,但这一年多来的实际情况却是,美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美俄关系走到这一步,说到底还是美国内部政治斗争外溢的结果。

特朗普想改善与俄罗斯关系,但国内的反对派却都具有强烈的仇俄情绪,大家想方设法给白宫使绊子。当然,不少的反对派只是为反对而反对,并一定都是完全冲着俄罗斯去的。可我们看到的结果却是,这些反对特朗普和俄罗斯的力量合伙推动“通俄门”调查,逼得特朗普不得不改弦更张,变得比民主党更反俄,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去年底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特朗普宣布将俄中两国同时列为对手国家,这也是逼出来的昏招。美国对付两个中的一个都十分吃力,何况还要分散力量同时对付两个。国际大三角关系中,取胜的从来二对一中的二,而不是一。冷战过去不到30年,相信美国人不会忘记。

我曾在以往的文章谈到过这一点,但有粉丝担心这会提醒美国对我国不利!其实大家多虑了,我们不要低估美国战略学者的智慧,出谋划策的能力一定比你我强得多。但他们虽然看得破这一点,也设计得出最符合美国利益的方案,但却永远无法挣脱美国内部的利益之争。就像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一样,这样明显的昏招难道他手下那些精明的幕僚们没有劝说过,但最终还是斗不犹太集团的利益输送。这就是现实的局限,看得破但忍不住。

中美博弈不同于美俄博弈,美俄纯粹是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是你多我少的关系;而中美之间却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经贸关系作缓冲,共同利益要比美俄大得多,即使美国想对我们动手却又投鼠忌器。只要我们自己不犯战略性、方向性的错误,不像当年德国和日本法西斯那样主动挑战老大,美国就不可能下决心集中力量对付我们。

开局看走势。在美国步步紧逼之下,2018年美俄对抗加剧将是大概率的事件,这对世界人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乌克兰、叙利亚等美俄拉锯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一旦美俄真的彻底决裂,一个大动荡的世界很快就将来临,届时世界将进入新一轮的分化重组。

想起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没有!而我们只要稳坐钓鱼台,一门心思练好内功,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即可。没有帝国永不落,英国如此、美国同样如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